美政府将终结主导房贷两房掌舵人:没有哀荣的殉葬
美政府将终结主导房贷两房掌舵人:没有哀荣的殉葬 更新时间:2011-2-15 8:29:53 新闻事件:美国财长盖特纳上周五向国会提交一系列改革方案,建议当局给予市场上其它私人抵押贷款融资机构与「两房」同样的定价能力,力促竞争平台更加公平;暂时提高其它金融机构的常规贷款上限;要求「两房」以每年至少10%的速度逐步降低投资组合规模等。同时承诺将继续为两房提供支持,以确保其能够偿还所有债务。
事件主角:房利美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威廉姆斯和房地美首席执行官查尔斯・霍尔德曼
入选理由:如果把次按比作美国经济的大伤口,两房问题就是戳在心脏部位的一柄剑,因为正中要害,反而不敢妄然拔除。然而,从白宫提交的最新改革方案来看,美国政府关闭两房的心意已决。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没有明确时间表的情况下,「大到不能倒」的两房还要绑架着美国经济在这条看上去没有尽头的救助之路上走多久?美国削弱对楼市的支持力度,又会在全球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
香港商报记者 杜洁菡
临危受命接手烂摊子 两房新舵手处境狼狈
在美国财长盖特纳于上周五向国会提交一系列事关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的改革方案之前,这两家公司从2008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至今已吞噬了美国政府投入的大约1500亿美元的救助款。其中,房利美连续亏损13个季度;作为它的「难兄难弟」,房地美的业绩同样糟糕。接受了政府空前庞大的救助资金而迟迟无力带领企业走出困境,迈克尔・威廉姆斯和查尔斯・霍尔德曼在两房掌舵人的位置上恐怕早已是如坐针毡。
迈克尔・威廉姆斯于2009年4月突然被任命为全美第一大按揭贷款巨头房利美的首席执行官。他的前任是曾担任美林证券总裁和美国大学教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巨头TIAA-CREF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赫伯特・埃里森,当时被提拔为协助财长盖特纳处理金融稳定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论财技与在华尔街的知名度,威廉姆斯远不及埃里森,他的长处是对房利美的运营情况极为熟悉--威廉姆斯自1991年起就在房利美任职,2005年升任公司首席运营官;更早之前,他曾在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旗下的信息科技集团任职。对于他的上位,时任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的詹姆斯・洛克哈特评价说:「威廉姆斯将为其新岗位带来广泛的、有价值的经验。」
查尔斯・霍尔德曼亦差不多是在2009年4月被任命为房地美首席执行官。他的前任是戴维・ 莫菲特,美国银行前任首席执行官,在房地美CEO的位置上只待了不满6个月就因不堪重压而辞职。接受房地美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前,霍尔德曼曾任职于普特南投资公司,参与处理了该公司爆发择时交易丑闻而导致管理失控的善后工作。这段经历或许是他获邀担任房地美首席执行官的最大「筹码」,因为当时的房地美刚刚发生过会计丑闻、接受了政府的巨额援助款项,还因被控进行非法政治资金捐助而遭受罚款。作为两房监管机构的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希望霍尔德曼在普特南投资公司的整顿经验能在房地美派上用场。可事实上,在其任期内,普特南投资公司的资产减少了25%,最终被清盘出售。
以相对较为平凡的职业履历而分别出任美国两家最大的按揭贷款巨头的掌门人,给威廉姆斯和霍尔德曼带来的,究竟是得意多一些,还是压抑多一些?此时谁也给不出客观的答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房掌舵人留给世人的恐怕更多是背影,而不是背景。
上任至今颓废未改
外界救助信心日渐枯竭
从两位新舵手上任至今,两房财报显示的亏损额虽然是不断缩小,但持续失血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扭转。政府和民众对两房的救助耐心逐渐枯竭。
市场复苏乏力
在美国近几十年的历史上,两房曾风光无限,占据了美国住房融资市场的半壁江山。金融海啸爆发前,房利美的资产最高达到1.0222万亿美元,在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榜排名第八;房地美的资产则最高达到8509亿美元。而这两人2009年4月上任时,直接面对的就是两房3月才发布的财报:房利美2008财年第四季度净亏损252亿美元,房地美亏损额239亿美元的财报,几乎全部为次按债券减记和贷款违约带来的损失;同期,两家公司的股价也狂泻不止,从2008年12月起便跌成不足1美元的仙股,而2008年3月时其价格即使被腰斩后也还能达到每股逾30美元的水平。去年7月,两房被迫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脆弱不堪,贷款拖欠率和房屋止赎率、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即使有政府源源不断地注入援助金,两房想要尽快恢复财务健康、扭亏为盈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白宫给的巨额援助金还附带着10%的利息,至目前,援助金的规模已达1500亿美元,光是想着如何赚到每月的利息就够让两房掌门人烦恼的了。
掉入「压力锅」如履薄冰
美国政府巨额的援助金就像一把双刃剑,使两房不至于因失血过多而即时暴毙,却也极大限制了公司的活力。在一个传统型的公司,实施某些重大行动计划,首席执行官需要获得董事会的支持。然而,在约80%的股份权证持有在政府手中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行动计划不但要得到董事会的核准,还要从联邦住房金融局得到放行的信号;「真正的重大决策」,则需有美国财政部的参与。这其中还包括管理人员的招聘、解聘;甚至是高管发表讲话或接受采访,也可能会招到政府监管机构的否决。至于说薪酬决策,则必须获得奥巴马政府「薪酬沙皇」肯尼斯・费因伯格的签字,任何总额达到每年100万美元的薪酬方案都可能会招致公众和国会的抨击。
在舆论上,两房也受到很大的牵制。一种广泛流行的观念是,不能轻易启动对两房的改革。因为美国住房市场仍然处于震荡之中,投资者对经济二次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消费者信心也持续低迷。两大巨头运营上的任何一点闪失,都可能使整个美国的信贷市场乃至金融体系遭受「恐怖打击」。这使得公司高管在制定公司运营策略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自由空间;同时,在公众心目中,房利美和房地美早就被钉在了「次按元凶」的耻辱柱上,公司高管每天代表着企业的负面形象,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
曾担任房地美首席财务官的克勒曼有一次向友人抱怨说,他和自己的同事几乎是没日没夜地投入工作,可仍然无法拯救美国经济和房屋拥有者;每天都要面对来自监管人、议员和投资者和其它高层主管的诸多互相矛盾的要求,他无法同时安抚所有人,有些人总是冲他发火;与此同时,他的薪酬水准大幅下降,手上所拥有的房地美股票价值缩水近九成……2009年4月,不堪精神折磨的克勒曼选择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里自杀身亡,震惊整个美国。
人心涣散 高管掀离职潮
公司内压抑的氛围和高管层的频繁流动也是迈克尔・威廉姆斯和查尔斯・霍尔德曼必须面对的难题。
霍尔德曼去年出席沃顿商学院的一次演讲会时曾说:「当我接受房地美的工作时,我是公司6年中的第六位首席执行官,前一任首席执行官工作6个月以后离开公司,首席财务官被发现孤零零地吊死在自己的家中。6000名员工没有首席执行官,没有首席财务官,也没有首席运营官,整个团队深陷在无望的情绪中。」
房利美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到目前,两房高管频繁辞职的现象并没显着改善。就在上周三,房地美的又一任首席运营官递交了辞呈,立即生效;房利美则是在去年年底失去了一位首席财务官。
综上所述,两房的处境是如此的糟糕,报酬低、监管严格、改革空间小、一切都要服务于政府的政策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中,莫说是迈克尔・威廉姆斯和查尔斯・霍尔德曼这样履历平平的人,许多比他们业绩更辉煌的管理人士恐也无力带领昔日的地产金融巨头重振雄风。
公私合营使命结束
「房改」征途路漫漫
迄今为止,两房已合计使用了美国联邦政府约1500亿美元的援助金,而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如果按照目前的方式运作下去,在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间,两房将总共花费纳税人3890亿美元。两房已经与管理不善和资源浪费画上等号。上周五美国财长盖特纳向国会抛出的一系列改革方案足以表明,以房地美和房利美为核心的美国住房抵押市场改革已拉开序幕,政府将逐步弱化对房地产市场支持力度。
两房「堕落」如斯,当然不能简单归咎于迈克尔・威廉姆斯和查尔斯・霍尔德曼的无能--在被政府接管后,首席执行官与其说是企业掌舵人,倒不如说只是政府委派的监护人而已。回顾历史,反思体制弊端,比「清算」任何一位具体的企业管理者更有意义。
房利美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38年。大萧条笼罩下的美国到处弥漫着失业、破产带来的不安以及绝望的情绪,出自民主党的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进「居者有其屋」的刚性目标,鼓励私人拥有住房。为了促进贷款供给,美国政府成立了房利美公司。1970年代,美国政府又设立了与之性质一致的房地美。
为了使私人拥有的两房有「经济动力」来开展业务,两房获得了大量的补助和各种特权。这样,两房就有了其它私人企业无法比拟的先生优势,只要辅助以杠杆,利润会滚滚而来,达到其它普通金融机构无法企及的规模和高度。
两房甚至还发展到了截流大量的联邦政府补贴的地步。美国国会给予两房大量的补助,原意是想通过它们来转移支付给中低收入的购房者,但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的报告显示,转移支付到购房者的补贴不超过一半,大量的补贴实际上截流在企业内部,分配给了股东、管理层和华尔街。巨大的规模和利益使得两房到了大到不能管的地步,两房如同咆哮的金融巨兽,让监管者望而生畏。
在反思两房悲剧时,一种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除了耗费政府资金外,两房畸形的公司结构还面临三大代价:第一,隐含的政府担保会扭曲竞争。第二,若政府降低了企业的商业风险,它们就会冒更大的风险,那就是道德风险--带领两房走向毁灭的高管发了大财,却留给美国纳税人一个填不满的资金黑洞。第三,政府干预会从内外两个层面,妨碍私人企业管理风险的主动性。
「居者有其屋」渐行渐远
赞同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美国政府应该停止扮演在抵押贷款融资市场中的担保角色。奥巴马政府上周五抛出房改计划,其核心内容正是政府从房地产市场逐步淡出。白宫向国会提出了三种改革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政府除保留联邦住房管理局这一机构以外,彻底退出住房抵押市场;第二种方案是只有在市场出现危机时,政府才出面担保住房抵押贷款;第三种方案是政府仍然在房贷市场发挥作用,但不再通过两房这样的「政府支持企业」来实施。
刚刚辞去财政部官员职务的密歇根大学教授迈克尔・巴尔说,不管最终哪种方案得到批准,政府在房贷市场的作用都将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私营部门的作用上升。
报告说:「政府必须确保所有美国人有渠道在承受范围内获得高质量住房,但这不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把所有美国人变成房产持有者。」
无论美国国会最终选择哪一种方案,改革的大旗已经祭出。「居者有其屋」的美国梦亦或将随着两房的没落而渐行渐远。
登上美联储的「贼船」
中国竟能不「湿身」?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周五否认了关于中国或因投资两房债券面临巨额亏损的相关报导。此前有报导称,中国投资两房所发行债券可能面临高达4500亿美元的亏损。
国家外管局并未透露中国持有两房债券的具体数额,但就在声明中称,截至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持有的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两房债券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在6%左右。中国从未投资两房股票,两房股价下跌和股票摘牌未对中国造成损失。
中国民间对此说法疑虑重重。不过,美国Ely公司首席执行官伯特・埃利认为,不管未来美国政府以何种方式改革两房,「如果给两房债券投资者造成了打击,都会扼杀美国政府向全世界其它国家出售政府债券的能力。以在我看来,从风险角度衡量,不管是按揭贷款支持证券还是两房债券,其风险都相当于美国国债。如果中国担心美国国债风险的话,那我还能理解。」埃利说。
美国救房记
2008年7月11日,由于市场担心“两房”遭政府接管或增发融资,“两房”股价险遭腰斩。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保尔森表态,美国政府暂不考虑接管。
2008年7月13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宣布救助“两房”措施。财政部将提高“两房”信用额度,并承诺必要时购入股份。美联储承诺对“两房”开放贴现窗口,以提供直接融资。
2008年7月2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批准一项总额3000亿美元的住房援助议案,旨在救助美国楼市,同时帮助“两房”摆脱困境。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购入“两房”股票。
2008年9月7日,保尔森宣布由政府接管“两房”,联邦住房金融署接手“两房”日常运作。
2008年9月14日,联邦住房金融署宣布,不允许房利美和房地美向前任首席执行官丹尼尔・马德和理查德德・赛伦支付巨额离任补偿。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购买1000亿美元“两房”债券,使美联储2009年以来购买“两房”债券总额翻番。
2009年4月22日,房地美时任代理首席财务官大卫・凯勒曼在家中自杀。
2009年12月24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取消原先对“两房”设定的4000亿美元救助上限。
2010年3月23日,美国财长蒂莫西・盖特纳说,鉴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困境,针对“两房”的改革宜缓行。
2010年5月5日,房地美称,由于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大约80亿美元,希望政府增加106亿美元救援资金,这将使房地美的政府救助总额达到613亿美元。
2010年5月10日,房利美称,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131亿美元,拟再次寻求84亿美元政府救助,这将使房利美接受的政府救助总额达到836亿美元。
2010年6月16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发表声明,要求“两房”退市。
2011年2月9日 消息称美国政府拟关闭“两房”。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109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