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机的行业应用中,电力一直是重要方面,无人机巡线逐渐代替了人工。而经过近几年的普及,无人机在电力行业开始应用到复杂场景,无人机从视距内飞行发展到超视距飞行。而与此同时,在智能革命的场景下,人工智能的加入赋予了行业无人机强大的ai计算能力,巡检全程自动化正在迅速落地。
无人机电力巡检作业/图 来源:易瓦特
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多场景多频次使用
作为国内最早的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标准起草单位之一,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赵国成也坦言明显感觉到今年无人机巡检的需求和应用显著增加,“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各地电力系统人员使用无人机的频次越来越高。”
据广东电网有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在台风“潭美”引发粤东地区洪涝灾害期间,2天完成4000公里受灾线路巡视,发现安全隐患170处;台风“山竹”期间,无人机7天完成8000公里线路特巡。而无人机航拍技术,解决了道路不通,运维人员难以及时到达现场的困难,拍摄的全面高清影像,为运维单位判断隐患严重程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天宇经纬(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猛认为,无人机整个行业的发展思路实际上是把人从沉闷的、危险的、枯燥的这种简单劳动里解放出来。对电力行业,亦是如此,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正是从替代人工巡线开始。
而在越来越频繁的使用中,对无人机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宇经纬技术总监杨猛在介绍无人机电力巡检中提到,“以前无人机电网巡检多使用四旋翼或六旋翼电动无人机围绕现场进行巡检。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一些,比如搭载以可见光和红外为主的传感器,可见光对裂缝进行巡检,红外主要测温,比如绝缘子是否有异常发热等。”
电力巡检无人机/图 来源:易瓦特
而这些功能显然不能应付与电网巡检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匹配,在此背景下,如何能够快速、精准提取电力通道内危险目标信息,就需要无人机具备更多的性能。“多场景多频次的无人机应用,已经改变了国内电力行业。目前,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正从人工巡检、无人机协同巡检到无人机智能巡检的转变。”易瓦特董事长赵国成说:“现在的无人机已经具备了环境感知、远程控制、自主学习等功能,实现了4g联网,可以实现超视距飞行和远距离数据传输。”
而在日常巡检中,“与往年相比,无人机找到的线路缺陷隐患更多了,能够提供的线路巡检服务内容也更广泛了。”赵国成认为,这与无人机整体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和不断发展是紧密相关,同时电力行业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在提升无人机的应用水平。
无人机正从“视距内飞行到超视距飞行”
赵国成介绍,随着无人机在电力的广泛应用,无人机已从视距内飞行过度到超视距飞行。“超视距飞行对技术要求较高,需逐步完善无人机复杂环境精确自主飞行功能,使无人机超视距飞行更加智能。”
杨猛也感受到了行业的这种变化,“经过几年的发展,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已从简单的人工替代到复杂替代。对于无人机来讲,就是视距内飞行到超视距飞行。”
杨猛向宇辰网记者介绍,首先从作业方式来讲上来讲,超视距飞行的作业范围大幅度增加。“超视距巡检一般选用固定翼为主,固定翼无人机机动速度快,载重量大,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单次巡检可以做到一千公里甚至更长。”
但由于超视距飞行的飞行速度快,巡航状态又是以固定翼为主,使得飞行器很难离标的物很近,这种状态下精细巡检就有所欠缺。“这是超视距巡检的劣势所在,但又因固定翼载重量大,就有条件装一些高精度的载荷。比如通过搭载高分辨率的或者放大倍数比较高的传感器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放大倍数大了,飞机快飞过去之后,在采集到的高精度视频或者图像中进行分析,就相当于飞近了。”
杨猛表示,“其实就是原来的用比较廉价的传感器在近处巡检,那么现在用大传感器在远处来巡查。”这种方式确实会使成本上升,但是规模效益却大幅度提高了。“比如说使用旋翼电动无人机,机组其实也需要三四个人,一天其实飞不了多少公里。但同样三四个人的作业组,超视距巡检单次就可以飞一千公里以上,靠提高作业效率来降低这个成本,这就是超视距巡检的第二个优势,作业速度大幅度提升。”
无人机+ai 实现巡检全程自动化
在宇辰网记者采访中,易瓦特董事长赵国成使用易瓦特无人机互联网平台进行了无人机ai应用演示:在一个模拟电网管线故障的场景中,当传感器报障后,巡检人员使用无人机对电塔管线进行扫描,画面回传至pc进行同步分析,自动识别管线裂缝并在图像中标记。
无人机超视距飞行作业/图 来源:易瓦特
赵国成介绍,易瓦特无人机互联网平台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rtk高精准度定位、ai等技术, 为行业无人机用户提供一站式精细化、智能化无人机管理和数据分析产品解决方案,全面提高无人机业务处理能力和效率。
杨猛就非常看好无人机+互联网的发展思路,互联网除了信息分发的效率高之外,它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现在ai人工智能的增值服务。无人机一旦进入互联网,就有一个很强大的数据中心来支撑。”杨猛介绍,在这个数据中心里,它解决的首先就是数据管理,第二数据分发。第三个实际上最核心的就是a.i.的智能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比如变化检测、异常告警,还有特征提取,这些正是马上要做的。”
赵国成也对无人机+互联网颇感兴趣,“互联网人工智不仅能实现无人机航线的智能规划,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分析。比如电塔精细化巡检,无人机采集完照片,需要人工对大量的照片一张一张甄别。”而通过互联网平台,会首先对照片进行分类,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甄别出故障缺陷,自动生成巡检报告。“例如一棵树的长势,是否影响到电网。用无人机采集照片后,通过三维建模,就能判断出这个树的生长对电网线路是否会有影响。”
无人机超视距飞行作业/图 来源:易瓦特
赵国成表示“这种一站式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无人机管理的分析平台” 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让无人机从作业从起飞到数据分析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化。
业内有关人士认为,无人机进入互联网后,可借助互联网进行实时的人工智能计算,解决了中心化ai计算数据传输的局限,又满足了飞行作业实时性的要求,让每一台行业无人机都能拥有强大的ai计算能力。
普适计算之父马克・维瑟曾说过“影响最深远的技术是那些无形的技术。它们融入生活,成为生活本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电力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让生产力爆发,在短短数年间改变了社会面貌。如今,智能革命中,数据就是新的电力。而数据+电力,必将激发更大的创造力,率先掌握数据能力的企业将成为行业领导者。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349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