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清华三二八西山苍苍东海茫茫的旋律自何时响起

历史上的清华 | 三 · 二八: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的旋律自何时响起

历史上的清华 | 三 · 二八: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的旋律自何时响起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正在向世界顶尖大学的道路上昂首迈进。

一百余年来,清华由游美学务处,清华学堂,清华学校,至清华大学,由南迁到复员,经历帝制,军阀、国民党等各时期的统治,到成为人民的清华大学,或静水流深,或波澜曲折,或凯歌高进,每个发展阶段都有鲜明的特色。清华大学的变迁与发展过程,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近代学术和高等教育走向独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一百余年来,清华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开创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年度,将以“历史上的清华”为主题,撷取若干历史片段,在时间这根经线上串出一个有关清华人、清华事的校史项链。在清华校史这座宝山,探骊得珠,感受清华绚烂多姿有深沉厚重的清华文化。

— —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

诞生:历史车轮轰隆,时杰学贯中西

每每提起清华校歌,大家都会不自觉哼出“西山苍苍,东海茫茫”的旋律。歌词古典又蕴含深意,与清华大学的精神气质契合。但这并非清华大学最早的校歌。1913年秋,清华学校音乐教师Miss Kathorine E. Seelye 为清华学校写了英文校歌。此为清华最早的校歌。贺麟先生1925年在《清华周刊》上撰文指出:“我根本认为清华的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仔细一想,原来此歌是一位美国女士做的,才恍然觉悟此歌原来是代表很幼稚的美国化。……而此种美国化,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这样的看法有其深刻的历史及社会根源。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坚船利炮叩开大门。社会动荡,国难当头,民生艰难。面对外来侵略,国人奋起救国。1919 年五四运动掀起了一场长期的政治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清华又有其特殊性,学校在庚子赔款基础上建立的,毕业生都留学美国,所以校风受美国的影响很重。但在爱国主义的激励下,中西贯通的思想成了清华师生的共识。为了国家的尊严,对中文校歌也有了更迫切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校歌的主旨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校歌的词作者汪鸾翔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

1949年的汪鸾翔|图片来源于网络

汪鸾翔先生,字巩庵,又字公严, 1871 年出生于广西桂林的一个书香门第。祖母和母亲都善于诗词,遗有诗集。先生五岁时就由祖母和母亲授以唐诗三百首和毛诗。15岁时参加童子试,录为县学生(秀才),其后先生的父亲不鼓励他学做八股文章走仕途之路,而是带着他赴广东游学。汪先生在其晚期写的自传中说:“遇欧阳霭臣先生,课以朱程之学,余始知人生尚有圣贤之学。”1888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学院,先生以广西第一名录 取进入学院学习,深得张之洞和学院院长梁鼎芬的赏识。1891 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名列广西第四名。1892 年进京赶考未中,留在国子监南学学习。汪先生的回忆中说:“此时科举之制已成强弩之末,而西学渐兴。甲午中东战后,朝士更知非维新无以救国。余于是凡有新译书出,必购一本读,久之遂渐能通其说。时人遂称之为新学家。”这时汪先生既有了深厚的国学根底,也自学掌握了多门西方科学的知识。

1911辛亥革命后,汪先生鉴于归国留学人员渐多,科学教学人才济济,而国学反倒受到忽视,于是又改为教授国文。先后在天津、保定各大学教授国文等课程。 1917 年在北京高等师范学堂(现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任教。1918 年暑假后到清华学校任课,直至 1928 年离校退休。就在汪先生创作中文校歌期间,1922 年4月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汪先生的《炳烛斋日记》中记录下了北京城内听到彻夜的炮声,清华学校围墙外,流窜着大量的散兵游勇,社会治安极坏。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作者的心情可想而知。在 “真义”中汪先生写道:“吾言至此,吾泪涔涔,吾心怦怦,吾之秃管亦振荡而不宁。诸君!诸君!诸君!”连呼了三次“诸君” 以提醒大家,这是以多么激动的心情说出了下面的话:“种种惨状,一出清华园门之外,即可见之。吾人幸尚不堕入此等恶趣之中,宜如何发奋救人?”如何奋发救人、 救国正是汪先生编写校歌的出发点。在当年那么恶劣的国内外环境下,汪先生对国家的兴盛仍然抱有强烈的期望和满满的信心,难怪清华校歌中充满了光明、乐观、催人向上的积极情绪。

传唱:歌声催人奋进,迸发现代性

新校歌的诞生与传唱,离不开一本学生刊物。

在《清华周刊》227 期(1921 年 11 月 25 日)见到了当年征求新校歌的启事,现照录如下:

兹接校长处送来启事一则,特为披露于下:征求国文校歌查本校校歌只有英文,而无国文,现在征求国文校歌。校中教职员暨学生,不乏精于诗歌之士,或就原有英文校歌,译为国文校歌,或用国文,另作校歌,均所欢迎,如有佳稿请交校长处,以便择优采用为荷。

《清华周刊》是学生刊物,上至总编,下至发行,大都由学生担任。初创时只是校内“记录和评论校园生活”的一张小报,在四开大小的几页纸上,分成“校闻”、“文苑”、“警钟”等几个栏目。闻一多、顾毓秀、梁实秋、周培源、梅汝璈、贺麟、蒋南翔等都曾担任过《周刊》的主编、经理等重要职务,并在《周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清华周刊》已经是在国内文化界和学术界都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了。一份学生刊物具有如此规模,能延续如此长的历史,在中国教育史上是鲜见的。这也体现出青年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年轻的身体里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当他们汇集在一起,就会迸发出推动中国进步的现代性来。

新校歌于1924年3月28日在《清华周刊》307期首次刊出。首页是一篇关于校歌的社论——《新校歌之教训》。作者应为李惟果(当时为高一级学生、《清华周刊》编辑)。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新歌悠扬。吾闻之而志舒,吾闻之而心怡,吾闻之而不得不深怪昔之主事者之谬置也。吾尝至 教会学校矣;生徒之谈也英文,书也英文,歌也英文。吾又尝莅国立学校矣,生徒之谈,中文也;书,中文也;歌,中文也。夫国立教会学校之分,宁非以一受洋化,一则堪自保其国粹耶?清华于此二者奚择焉?然而清华之谈也如何?书也如何?书谈微不论。若近十年而无中文校歌,事之尤乖谬者,吾闻之而心痛,而心悲,而心耻。耻中国学校而无中国校歌也;耻清华之善忘其国华,而必服膺他人之糟粕也;耻当局学生见义而不能勇为也。

兵操之兴近年矣。号令之用英文,亦近年矣。虽以同学之请求,得准改用中文;然译者难成,实行无期。清华以无中文校歌而受责,兵操而英文,其受责均耳。吾喜吾校以英文校歌而有中文校歌,吾更乐见兵操英文口令之速易中文口令也。吾贺且谢当局之英明,俾我同学以未尝有而乐歌之中文校歌,得免美国化之讥,因更勉更祝当局者能师既往,审初慎始矣。

所谓慎始:一制之兴,先究利害,定其大计;计定而筹备,筹备周而后创立焉;其立也,无过,无隙,无弊,无憾。夫清华兵操所以教中国人,卫中国;教中国人而用外国语,其不通,悖理,不辩已明;乃学校当局,未曾虑及。古训谓三思而行;所谓思,审初慎始也。当此筹备大学之期,百端待举;制章得失,影响极大。吾愿君子缜密详察,勿匆忙,勿怠慎,勿疏忽;则纠纷自少,笑柄不遗。外人评我校幼稚,吾望清华此后再不幼稚其行耳。

清华校歌饱含着清华学子赤诚爱国之心,一首凝结着中国文化精髓的校歌也重新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清华大学校歌歌词的释义,学者徐葆耕先生曾撰文有这样的叙述:“清华校歌歌咏的主题:一是博学,二是爱国,三是修德,四是自强。这四层含义是老清华传统中的现代性精粹。”

影响:延续至今并指向未来

梁启超 1914年11月5日在清华的演讲《君子》里有:“深愿及此时机, 崇德修学, 勉为真君子, 异日出膺大任, 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百年前的寄托在今日已被实现。许许多多学子唱着这首校歌来到清华,又唱着这首歌走入祖国大好河山,成为社会中的中流砥柱。“自强不息”逐渐沉淀为清华人的底色。清华大学教授陈新宇认为,该歌词具有三大特征:格局宏大,眼光独到;用典雅致,寄望殷殷;理念先进,意义隽永。其中体现的理念,对于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与方向,也具有启发意义。歌词中提出的“融合东西文化”的目标定位,对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持一种兼容并蓄、平等视之的立场,具有长远的眼光。“器识为先,文艺其从”教诲学生注重内在德性修养,也与清华大学今天所提的“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相契合。“大同爰跻,祖国以光”立足于“大同”思想,对清华大学提出要求,要将自己从容、开放、自信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也正是在清华校歌的激励下,清华一直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全校师生紧密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建一流大学发展模式的目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开放带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上矢志奋进。正如学者徐葆耕先生所说:“今天,历史条件不同了,但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是民族复兴这个庄严的主题。我们应该唱响的依然是这个四重变奏。这也许就是清华老校歌的歌词至今依然葆有生命力的原因。”

参考文献:

陈新宇:“清华校歌的故事”

汪端伟:“清华校歌与词作者汪鸾翔”

徐葆耕:“清华老校歌的现代性”

李惟果:“校歌之教训”,《清华周刊》第307期,1924年3月28日。

贺麟:“‘清华中文校歌之真意义’书后”,《清华周刊》第358期,1925年11月6日。

文末附录:

考虑到文言文作歌词不易被大众理解。典故、涵义对许多人来讲难以一看即知。因此,1925年10月2日《清华周刊》刊登校歌词作者汪鸾翔的文章《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对歌词作了解释。现附录如下: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 自强 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 自强 行健不息须自强。

◎大同爰跻,祖国已光:“大同”二字,见於《礼运》,与“小康”相对,乃国界化除,人人平等。此境虽非一蹴可及,然人道须以此为归依。

◎春风化雨乐未央:用孔孟教学故事,吾校师生时时念此,则冲突可少,爱情自深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源自《易传·乾象》,君子应摹仿天道运行的必然性,努力奋斗,永不停息,亦本校校训也。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 光辉 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 光辉 学问笃实生光辉。

◎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新唐书》云(绾)性沈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邺架”,即邺侯之架,唐朝李泌,家富藏书,故以此比。

◎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指科学、文学、哲学,各大系统所包含者言之。言外有并行不悖,任人选择自由之意。

◎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有不忘古训,并注重德育之意。《论语》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服膺守善心无违:《中庸》云“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论语》云“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此藉以表示学生读书有得,怡然自乐之状态。

◎海能卑下众水归:《荀子》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人之不能大成者,皆一得自封害之也,愿与学者共勉谦逊治学。

◎学问笃实生光辉:此句言既用苦功,必有效果,犹韩昌黎云“膏之沃者其光晔”之意。学者最后之实获,将来能照耀大地者,即仗此光辉耳。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 无穷 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 无穷 赫赫吾校名无穷。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新唐书·裴行俭传》中有“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是讲我国古时知识分子为学修身的步骤。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穆叔与宣子讨论什么是古人所说的“死而不朽”。穆叔认为,显赫的家世不能称为不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万悃如一矢以忠:《楚辞·卜居》中屈原向郑詹尹发问,“吾宁悃(至诚,诚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屈原的忠心不变,清华学子对学校的忠心亦是不变。(资料综合自《清华周刊》1925年10月)

特别鸣谢:

·导语作者:金富军(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校史研究室副主任)

·文章作者:刘羿佟(清华大学)

注:文章版权属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

Cornell-Tsinghua Dual Degree Finance MBA

▼扫描二维码了解2021级招生政策

▼观看宣传片

Bitget下载

bitget

Bitget交易平台注册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364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厄瓜多尔总统宣布重组情报部门计划
下一篇: 历史学家苏军为粉碎关东军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