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活力解码 笑游桃李林
厉以宁:活力解码 笑游桃李林 MBAChina 他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提出股份制的学者之一,人称“厉股份”;他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寄情诗词创作,书写诗意人生;他虽已八十有三,但仍活跃在教学、研究第*,还担负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其“旺盛精力和工作热情,很多年轻人都望尘莫及”。他就是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让我们追随他的人生轨迹,从他所创作的诗词歌赋中探寻其“活力密码”。
“笑游桃李林”
1955年,经过4年艰苦的大学学习,厉以宁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工作。毕业前夕,他写下《鹧鸪天》一首,鞭策自己: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情鱼自由。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这一50多年前的自勉,也为他一生治学所遵循。
厉以宁留校后不久即被贬到经济学资料室当资料员,除了1962年-1964年有机会被排上讲课之外,他在资料室的时间前后竟长达20年。期间厉以宁经历了“文革”、下放等磨难,但他始终乐观、豁达,即便奉命在北大红湖畔扫地,他还“偷赏小鱼自在游”。正是这种“花开转瞬间”的坚定信念,使厉以宁在身陷囹圄时仍不忘报国之志,改革开放后更是如鱼得水,为国家发展尽一生之所学。
已在燕园度过半个多世纪的厉以宁,始终秉持“莫问收”的辛勤耕耘,收获的首先是桃李满天下。他培养的数百名学生遍及世界各地,有的担任政府重要领导职务,有的是跨国公司总裁,有的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
纸上应留墨迹,书山总有知音。处世长存宽厚意,行事惟求无愧心,笑游桃李林。
那是2000年的一个周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多功能厅人声鼎沸,厉以宁的历届弟子三四百人从世界各地、祖国各地赶来齐集这里,为厉老师的70寿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厉以宁登台即兴朗诵了自己的这首新作《破阵子·七十感怀》,那份为人师表的自豪与自信跃然纸上。
始终与青年学生相伴,他能不充满活力?
“钟声何必似当年”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提出股份制的学者之一,厉以宁“厉股份”的名号久传中国大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厉以宁就在不同场合积极呼吁进行所有制改革,倡导推行股份制。在1980年举行的全国劳动就业会议上,厉以宁提出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尝试找出打破经济体制弊端、提高企业活力、吸引社会投资的新途径。然而,这一理论当时却遭到一些人的不解和批判。厉以宁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但历经磨难的他仍坚持股份制改革的主张不动摇,并在“六十自述”中表述心志:“落叶满坡古道迷,山风萧瑟暗云低,马儿探路未停蹄。几度险情终不悔,一番求索志难移,此身甘愿作人梯。”
上世纪90年代,股份制终于被正式写进中央文件,在全国全面推行。为此,2009年,在厉以宁80华诞(虚岁)这天,他荣获了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认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
2005年春,中国第一份把民营等非公经济置于与国有经济同等地位的中央文件——《关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出台了,中国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份文件最早的倡议者,也是厉以宁。
当年,厉以宁受托带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查组到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民营经济在准入领域、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遭遇到重重阻力。在厉以宁主持下,调查组于2003年第四季度形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呈交给全国政协,同时给时任总理温家宝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这份报告。温家宝于2004年初作出批示,委托国务院研究室和发改委牵头起草了“非公经济36条”。此后,全国掀起了一股以“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浪潮。于是,厉以宁又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厉民营”。
他还力主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是改革的重要推动者。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他既关心新一届政府面临的挑战,也关心春运期间农民工乘车贵等民生问题。他说:“不联系中国实际,经济学是没有出路的。”他的思维总是富有创新和前瞻性。
创新源于何处?源于实践的理论才是常新的。正如他在《相见欢》中所写:“边城集镇荒丘,大山沟,多半见闻来自广交游。下乡怨,下海恋,下岗忧,了解民情不在小洋楼。”而在《七绝·苏州枫桥》中,他写道:“钟声何必似当年,新事新风闹市前,若是乡民皆菜色,诗人能不带愁眠。”1980年,在出席经济体制改革会议期间,他以诗明志,表达求新求变、不拘一格、心怀天下、勇于担当的情怀:“隋代不循秦汉律,明人不着宋人装,陈规当变终须变,留与儿孙评短长。”
诗是深思词是情
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经济领域的建树颇负盛名,是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人们的印象中,经济学家的厉以宁谈锋甚健,分析问题鞭辟入理。但许多人对他的诗才并不了解。
其实,厉以宁从读中学时就开始作诗填词,迄今笔耕不止。记得2002年傅旭在写《厉以宁的诗意人生》一书时,看到他创作的百余首诗词,已很惊讶,不曾想,如今他又整理和新创作出666首诗词,收入《厉以宁诗词选集》。那一首首诗词,既是历史的烟云,又是他生活的浪花,抒发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可以说,这些诗词堪称一部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交响曲。
“诗是深思词是情,心泉涌出自然清”,这是厉以宁诗词创作的追求。
2008年,厉以宁与夫人何玉春携手走过50周年,回想半个世纪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他感慨万千,填七绝一首:“携手同行五十秋,双双白了少年头,凄风苦雨从容过,无悔今生不自愁。”
而在为北大经济管理系干部班毕业而作的《南歌子》中,厉以宁写道:“手掌官衙印,须知百姓情,犹如晒谷盼秋晴,最怕连绵细雨下难停。慎独人人敬,兼听心内明,秉公执法似天平,切莫一头偏重一头轻”,表达了他对这些基层干部的殷切期盼。
桃李累百千辉映门墙,经国济世的经济学研究不断创新,充满激情哲理的诗词多有问世,还有温馨和谐的家庭港湾,拥有如此诗意人生,厉以宁能不充满朝气与活力!
■厉以宁小传
1930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罗志如、赵迺抟、周炳琳、陈振汉等,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1988年至2002年,任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2003年起,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3月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365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