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A股理性繁荣基金业责无旁贷
随着A股热度上升,股票基金表现十分火爆,百亿级、甚至千亿体量的爆款新基金屡屡现身市场。火爆的基金销售对A股市场和基金业自身将产生何种影响,如何让基金成为市场行稳致远的力量,再度引发各方关注。
其实,新一轮基金“行情”从去年就开始了,2019年权益类公募基金摆脱多年颓势,发行数量和规模显著复苏。股市回暖之下基金专业理财取得的回报,让许多投资者意识到,与其亲身去风高浪险的市场搏杀,不如将资金交给专业管理人更省心安全。
股市资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趋势投资资金,行情越涨入市越积极,行情与资金之间形成正反馈,直到进入资金流出与行情下跌相互强化的负反馈阶段;另一类是价值资金,当股价过低时流入,股价过高时则流出。一般来说,价值投资的资金占比越高,市场整体越理性,大起大落出现的频率就越低。股票基金被认为是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典范,被赋予了特别使命。A股股票基金在历史上也曾充当过价值发现者和新理念引入者的角色,但总体来看,它离公众期待的“市场稳定者”角色还有一定距离,甚至不时被人批评为助涨助跌的“大散户”。
公募基金第一个黄金时期出现在2006~2007年的牛市,最高峰时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8%,拥有真正的“话事权”,但行业缺陷此时已经暴露。各类社会资金借道公募基金,与行情之间形成正反馈。市场亢奋时,基金并未起到理性平衡的作用。
从统计数据看,基金投资绩效与发行时点、发行规模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高位发行的基金以及规模过大的基金表现相对较差。2006~2007年行情高点时发行的巨无霸基金普遍表现不佳,有的甚至在十年后净值仍然低于面值。2015年牛市顶峰时发行的基金,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追捧行业热点的主题基金,则成为基金发展史上的重灾区,个别产品净值缩水高达75%。那些在市场炙热时面世的基金,曾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损害行业信誉,甚至导致其后整个行业多年发展缓慢,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例一度低于5%,为非理性繁荣付出了代价。
这些发展中的波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环境看,很多基民把基金视作“二股票”,短线思维明显,看股票热点追基金热点,申赎也比较频繁,基金的发行和管理很难不受到持有人的影响;从主观原因看,股票公募基金尚未形成健康的投资文化和营销文化,在市场浮躁面前,摆脱不了“趁热干一票”的心态,自觉不自觉成了趋势的追随者。
A股基金业仍需要大发展、可持续发展。面对火热的市场,基金业更要回归初心,要做眼光长远、视公信力为生命的机构,要做真正可托付的专业理财机构,做理性繁荣的推动者,而不是市场的放大器。一是适当进行自我约束,不盲目追求规模,特别是单只基金的规模,规模过大自身投资难度也会增加,进而影响回报;二是在销售过程中,做好基民教育,渠道宣传切忌夸大,火上浇油,不断抬高基民期望值;三是要从长远着眼,大力发展养老基金等长线资金,让它们成为基金发展的压舱石,推动基金走上真正价值投资的大道。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392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