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年多,城商行阵营等到了一张新的理财牌照(北银理财)。而农商行阵营自第一张牌照下发后,已有两年多未见新牌照批复。中小银行要拿到理财公司(指理财子公司,下同)的入场券,比此前预计的要难。
当全国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行)几乎各配一家理财公司的时候,正在苦苦排队的中小银行候场者,有的已经翘首等3年多。
包括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在内的专业人士均预计,未来全市场只会保留50家左右的理财公司,没有牌照的中小银行将彻底从理财市场出局。也就是说,刨除目前已批复的30张牌照,目前剩余的入场券还有约20张。而根据监管数据,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293家银行机构还保有存续理财产品,去掉已下设理财公司的17家全国性银行、8家城商行和1家农商行,即260多家银行将争夺这20张牌照。
存续理财规模无疑是监管批复上述牌照的核心考虑因素。目前已拿到入场券的城商行、农商行,理财规模均在千亿级以上。而市场密切关注的是,监管部门批复牌照的门槛有无可能放宽?如果可以,这个门槛究竟会被划到什么区间,能否兼顾理财公司牌照的“含金量”和中小银行理财业务的“活路”?
微妙局面:无明令即不止
今年银行理财半年报发布时,外界关注点主要落在理财公司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容上,而忽视了农村金融机构是除了理财公司外,唯一一类存续产品规模在今年上半年有所新增的发行主体,其余机构——诸如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都较年初下降。
银行理财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农村金融机构存续产品有8598只,存续规模12029亿元,存续规模同比上升了14.12%,较年初上升了7.64%。
这让不少专业人士感到困惑,因为这不符合此前传出的“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或不能新增理财业务”的监管意图。据悉,有些省份的银保监局曾对辖内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下达“控制新增”意见。
“监管去年就对我们进行指导,理财规模不能持续增加。截至6月末,我行的理财规模保持约700多亿的较稳定水平,跟年初差不多。在理财配置中,债券是大头,自营理财产品占七成。”一家华东地区城商行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另一家同处该地区的农商行资管部负责人则告诉记者,相关要求并不是一个硬性规定。“据我所知,去年下半年监管层通过监测数据发现有些城农商行余额增长很快,就提示了一下‘最好不要超过8月末时点’。然后相关提示下达至各地方银保监局,各地方局再口头提醒属地的城农商行。既然监管部门有要求,我们就有意识地控制了一下规模。”
而在同一个区域,各家城商行、农商行基于对自身实际情况(到期量、客群需求度等)的综合考虑,对这种“提醒”的执行尺度并不相同。有的自去年8月就开始压降规模,有的从今年初开始控制发行节奏,而有的理财池子较小的银行(诸如200亿元-400亿元理财规模)仍持续发行新产品。
普益标准调研后发现,大多数城商行及农商行未获得理财公司资格,但新发及存续产品占比仍然比较高。2022年上半年,城商行、农商行新发产品数量为4865只、5746只,二者合计占比高达63.95%。
证券时报记者对华东某省份3家农商行调查获悉,截至8月末,它们的存续规模均较去年同期和今年初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以上述华东某省份为例,由于监管部门只是“提示”而不是“严禁”,所以一个“无明令即不止”的局面得以形成。中小城农商行的存量规模并没有严格锁定于某时点,因此也就没有所谓的“逐步消化”。农商行理财产品还是正常发行,只是曾经大行其道的预期收益型产品不见了踪影。
监管部门对中小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持何态度?为何做了提示性指导却并不执着于强制执行?中小银行申请理财公司牌照需要满足哪些硬性条件?记者就这些疑问在该省银保监局的政务系统上提出问询,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排队:一券难求
截至9月27日,已经有30家银行理财公司获批筹建,29家获批开业。若按机构主体来划分拿到入场券的理财公司,会比较直观。
其中,六大国有行各配一家理财公司,已全部开业。
在12家股份行中,目前只有浙商银行的理财公司还没有批筹。该行于2020年11月就宣布要出资20亿元成立理财公司,不过截至目前未有新进展。
已经批筹的城商行旗下理财公司有8家,7家已开业,1家正筹建待开业。其中,上银理财、杭银理财、徽银理财、南银理财、宁银理财、青银理财、苏银理财已开业,北京银行旗下的北银理财于8月获批筹建。
已经批筹且开业的农商行理财公司目前只有1家——渝农商理财,而已经批筹且获准开业的合资理财公司有4家:汇华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和高盛工银理财。其中,高盛工银理财已获准开业但尚待开业。
整体来看,全国性银行——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已基本实现了理财公司的布局,仅剩1家未批筹;区域性城商行、农商行受限于理财业务规模、人才储备等因素,拿到入场券的只有9家,理财公司注册地均与母行所在地一致。
当前,中小银行阵营的理财公司“后备军”并不足,已获批筹建但尚未正式成立的城商行理财公司,目前只有北银理财1家。这张牌照历时较久,自第29家理财公司上银理财于2021年7月批筹以来,整整1年多时间,银保监会就没有发放过新的牌照。直到今年8月份,北银理财的获批筹建打破僵局,成为第30家获批的理财公司。事实上,早在1年前,北京银行就已公告董事会通过了设立理财公司的议案。
农商行的牌照似乎更不好批。自2020年2月19日重庆农商行旗下渝农商理财获批筹建、2020年6月底获准开业后,两年多过去了,再也没有新的农商行拿下入场券。
一面是牌照惜发,另一面是排队者众。记者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18年,顺德农商行、重庆银行、长沙银行、吉林银行便发布公告称拟设立理财公司;2019年,威海市商业银行、朝阳银行、甘肃银行宣布申请设立理财公司;2020年,浙商银行申请设立理财公司; 2021年,西安银行、贵阳银行、上海农商行、乌鲁木齐银行均表示申设理财公司;今年成都银行、齐鲁银行宣布加入申设大军。
前前后后至少有10多家城商行、农商行的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设立理财公司的议案。至少有7家已经排队等候3年以上,但牌照至今杳无音讯。
“其实,批筹理财公司应该扎口在(银保监会)创新部,但我们可能还是跟主管部门,也就是农村银行部交流较多。我们理解下来,监管的原则就是成熟1家才批复1家。‘成熟’的意思肯定是看你的规模、资本金、内控、人员等。但我们不清楚监管机构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看法是不是统一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牌照批得很慢。”一名农商行高管对记者说。
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有26家中小银行退出了理财发行市场。而招商证券分析师廖志明预计,未来将有50家左右的理财公司,没有成立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将逐步退出理财业务。
如果简单以规模为主要参考指标,按照市场的普遍理解,理财规模在500亿-1000亿元之间、甚至超千亿的上海农商行、贵阳银行、广州农商行、长沙银行、成都银行、齐鲁银行等,极有可能获准筹建理财公司。
“往好的方面看,(批复牌照)或许只是时间问题,等吧。”前述农商行高管说。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714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