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加息风向标 债市需回归理性
重塑加息风向标 债市需回归理性 MBAChina 5月份CPI数据出台前后,加息再度成为市场讨论的热门话题。在猪肉、蔬菜等粮食价格暴涨的带动下,5月CPI高达3.4%并不意外,这一数据甚至还略低于市场此前的预期。再度加息似乎迫在眉睫。 受此预期影响,中长期债券再遭重挫。然而,CPI指标变化对于判断加息与否的意义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债券市场也不应该“望长兴叹”,市场需要找回应有的理性。
判断是否加息PPI更重要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官方解释,我国CPI编制内容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八大类、263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各项目权重是依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调查资料中的消费支出构成而确定。这种编制方法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相似,差别可能在于权重分配。
在不考虑权重因素下,以CPI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可能会存在“技术上的”的高估。因为:其一,CPI计算内容一般是一定时期内固定的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没有反映出消费者用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替代相对价格较高的产品。居民的真实生活开支可能没有CPI所反应的那样大。
其二,一些抵消通胀的因素并没有在CPI中体现出来。最明显的是产品更新,消费者选择面拓宽,实际购买力提升,但这并不能表现为CPI的下降。
其三,CPI无法区分产品或服务质量上的变化。比如房租,如果一个地区开始流行精装修房屋出租,房租上升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但这也会反映在CPI之中。
若考虑权重因素后,CPI对通货膨胀的描述则既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最明显的就是我国CPI编制中食品类所占比重较大,使得CPI随着食品价格亦步亦趋。而食品价格变化又不稳定,往往因季节、偶然性因素而出现巨幅波动。因此,我国目前CPI数据并不能描述出通货膨胀的真实水平,完全以此判断央行是否加息就会“失之偏颇”。
事实上,就我国现实而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指标可能比CPI更有利于成为加息与否的“风向标”。我国经济结构为投资主导型,这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改变。宏观调控的核心是控制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水平和结构。货币政策也主要是围绕这一点来展开的。因此,PPI代表意义可能更大。
另外,加息对于遏制资产价格膨胀也有一定作用,这也是市场认为央行应该继续加息的重要理由。然而,市场又缺乏能够有效衡量资产价格泡沫的统一指标。以CPI指标十分勉强,以股票指数则更加片面,PPI可能是相对接近的指标。因为资产价格泡沫有一个重要现象是投资品价格的快速攀升,而PPI正是投资品的主体内容之一。观察PPI从某种程度上能有助于判断资产价格膨胀状况。
债券市场需回归理性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CPI数据虽然高达3.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但PPI表现稳定,5月份数据为2.8%,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在最近几个月里,PPI总体呈稳中有降的运行态势。断言CPI数据高位运行并肯定超出3%目标值可能为时尚早。平抑CPI上涨最有效手段并非加息,而是增加食品类商品供给。
因此,从目前数据来看,再度加息理由并不那么充分,至少还需要继续观察,特别是观察PPI、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其他货币、信贷数据变化。与此同时,央行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M1、M2和新增*数据增长趋缓,环比有所回落。
然而这些变化在债券市场并没有体现出来。市场纷纷追逐短期品种,票据和短期融资券成为热门首选,而对中长期债券品种似乎更加“避之唯恐不及”,此类品种收益率呈加速上扬态势。本周刚刚发行的国开行5年期金融债招标利率竟高达4%,带动二级市场同类品种水涨船高。更长的品种如10年企业债、国债和金融债等越发少有人问津,新发10年期企业债票面利率4.5%,市场的心理价位却在4.8%甚至是5%。
在市场非理性恐慌情绪下,一些品种被明显“错杀”,最明显的是10年期国债,目前其收益率升至4.14%左右,考虑到其免税效应,其名义上收益率高达6.18%,这一水平远高出同期金融债和企业债利率,甚至接近于银行给优质客户的长期优惠*利率。在降低银行间接融资大趋势下,存款类金融机构与其争抢有限的“长期优质*项目”,不如增加配置这类甚至更长期限国债品种,无论从成本还是从风险、收益上衡量都更加划算。
债券投资布局也应具有战略眼光,目前债券市场需要理性回归。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73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