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的小故事(理财小故事50字)

今天初五是传统习俗迎财神的日子,回忆我的理财历程,也正好向财神如实汇个报。

我的理财较晚,是从结婚之后才开始的。结婚之前,我的工资发放之后,我留足了伙食费、零花钱,余钱就交了我妈妈。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妈妈在本地的百紡公司上班,从穿的、到用的,包括我在那个年代拥有的英纳格手表、永久51型自行车、红灯牌出口型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结婚前的一套家具就都是妈妈与爸爸去给我办妥的。我就是只管安心好好上班,去学习、去满足自己的爱好与兴趣。

我老婆喜欢存钱,1978年结婚之前她就有了三百多元的银行储蓄,而那时候我们家爸爸妈妈一起都还没有这么多存款。结婚之后,我的钱就自然而然合并到了她手里。两人在一个单位上班,我基本不去领工资,都是她代替我盖章转身就存了款。厂里的出纳员就是工商银行的代办员,存款也挺方便。

说这些事情也是想说我三十岁之前,是没有任何的理财行动。

事情的变化是从我父亲告诉了我一个消息开始的。父亲告诉我:本县长坂区供销社正在集资,年利息是10%。这样,我与老婆商量之后,就开始了第一次储蓄搬家,这是我的第一次理财动作。

我的第二次理财投资的品种是国库券。我那时候是化肥厂碳化车间主任,厂里将国库券按照人头分发到了车间,每人五元。当时车间共有六十多人,其中不少的“半边户”职工,家庭日常开支来源就主要靠他们每月领取的工资,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老转”家庭较为困难,不愿意认购国库券。我与那位“管家”商量了一下,就将自己车间剩下的一百元国库券接到了手里。

我的国库券理财收益不只是这一百元的投入。1989年,我老婆在厂财务科成本会计岗位上班。有一天,她告诉我,有的供销社来买化肥交款中有部分是未到期的国库券。我当时就有了想法,将我家存款不久的存单提前支取,用现金与出纳员手中的国库券进行兑换,这样既肥了自己,得到了多年累计利息,也没有损公家,从会计法规面前说得过去。

我的第三次理财又是那集资,那时候我调到了燃化公司(局级行政公司)办公室。当时有煤炭公司、庙前煤矿两个二级单位在搞集资筹款,我积极响应参与进去,(那时候上面还没有三令五申严禁非法集资)于是开始了我家第三次储蓄大搬家。

到了1992年间,宜昌的股份制公司如雨后春笋,不断挂牌成立,我陆续买了湖北仝昌化工、宜昌磷化集团、宜昌康达发行的纸质原始股票。这三家股份公司有一家后来改名为国投原宜成功上市,在深交所挂牌公开交易。另外两家仝昌与康达则先后面对社会公众退本付息了。

2001年元月,我在亚洲证券公司的长坂坡营业部开了账户,我开始了申购基金。我的第一支基金选择的是南方基金公司的开元基金,它是封闭式基金,不到期不能赎回。这样的规定我习以为常,因为我早先的存款曾经选择过八年这最长期限,等待较高收益,我有耐心,不会心急。我记得第一次下单申购的基金是两万份。资金则是由国投原宜股票在宜昌亚洲证券公司营业部清仓销户变现转来。

我再次买股票是2001年春季,投入了两万元。我与老婆各把握一万元,这种考虑带有既分散风险,又互比收益。老婆选择的股票是四川的民企新希望,我选择的股票是广东的国企粤高速,那时候我看好该公司的双脚踏上高速路前景。

后续接着讲述自己的股票故事。

连花清瘟

连花清瘟

连花清瘟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772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理财的公众号(理财公众号推荐)
下一篇: 理财的拼音(理财产品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