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熟悉的理财平台莫过于银行,但是熟悉并不意味着足够了解。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许多人会将其视作定期存储,认为选择银行一定是安全的。但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投资理财并不是储蓄,银行理财产品也存在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一定要留个心眼,在购买前至少要先弄清楚以下8件事情。
1.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会亏损的
近些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异常火爆,原因有二,一是收益率远高于定期存款,二是投资者对银行非常信任。
投资者需要明白的是,要想保证理财产品的稳赚是不可能的,有的理财产品到期时,不但得不到预期收益,甚至连本金也无法保证。
小贴士
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只盯着收益率。实际上,许多产品由于存在“猫腻”,投资者最终到手的收益和银行宣传的大不相同。
2.募集期有玄机
一般情况下,银行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与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人的时间比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与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
比如,某银行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5.5%的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从1月28日开始销售,2月10日才结束募集,2月11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说,购买的这款产品,空档期是13天。这13天空档期,就“摊薄”了购买者的实际理财收益。
3.产品评级不一定靠谱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相关的风险评级,比如某银行一款产品就在说明书中显示为PR2级(稳健型),其实这都是银行自己评定的,并没有经过第三方机构,意义不大。
不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本身不可靠,而且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必须进行的投资者风险测评,许多银行也只是走过场。
4.风险提示要看清楚
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与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相关表述。对于这些风险提示,投资者要看清楚。
5.关注资金去向
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直接和产品的风险挂钩。投资者在看产品说明书时,必须关注资金投向。
如果资金投向是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则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就比较低;如果资金投向是股票、基金等,则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就偏高。
6.不触碰带有“霸王条款”的产品
在某些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一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将投资者的收益“榨干吸尽”。所以,投资者要当心这类理财产品,尽量不要去触碰。
比如,在某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概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7.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
在银行渠道中,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理财产品的可能。
比如,某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会明确写“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对于银行只承认是代理或委托关系的理财产品,如果出了事,那么银行是不会负责的。
凡是银行自发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都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只要在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框内输入该登记编码,就可以查询到对应的产品。如果查询不到,则说明不是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
8.隐形费率要当心
和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问题更加突出。
许多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会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是“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一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的费率”。
理财案例
周唯购买了一家银行的某款理财产品。看理财产品说明书时,令周唯感到开心的是,这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可达10%。由于受到高收益的影响,周唯一次性购买了10万元的该理财产品。
万万没想到,这款预计年收益高达10%的理财产品,在合同到期之后,银行公布的实际收益率只有0.0396%。也就是说,周唯投资了10万元,最终获得的收益只有39.6元。
对此,周唯感到很愤怒,他觉得自己被银行欺骗了。如果把这10万元现金存入银行做一年期的定期存款,那么一年收益最少也有4000元。但是10万元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账户之后,怎么收益率会这么低呢?
愤怒的周唯联系了当时销售该产品的银行工作人员,但却被对方奉劝多看一下购买协议,因为协议上明确写着:“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摘自电子工业出版社《爱财有道: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776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