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岛由纪夫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我还是想活着。
——三岛由纪夫
1970年11月25日,一个男人用短刀切开腹部,眨眼间,肠子从伤口流了出来。
好友森田必胜作为“介错”,拿着刀的手在发抖,这是他第一次斩人头,连斩了三次,也没有斩下头颅。(日本切腹一般会有一人当“介错”,在切腹者切腹之后,介错将其头颅斩下,以减轻其痛苦。)
男人痛苦不堪,大声呻吟,他试图咬舌自尽,但已经?没有力气了,旁边另一个好友古贺浩靖看不下去,夺过长刀,一刀将三岛的头颅砍下,结束了他的痛苦,也成全了他的荣耀。
三岛的头颅
这个男人叫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文学史上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受到无数青年追捧,他的文笔诡异幻美,既能将痛苦、死亡描绘得灿烂华丽,又能将衰败、颓废描绘得诙谐辛辣。
嘲笑是一种多么刺眼的东西。在我看来,同年级少年们这种青春期特有的残酷笑声,就像反射阳光的叶子一样,炫目至极。
——《金阁寺》
我家可以说是哼着小曲,以悠然自得的速度从斜坡上滑落下来的。庞大的借债、抵押、变卖房产,随着穷困的到来,越发显现出回光返照般的病态的虚荣。
——《假面的告白》
不同于一般日本文学作品纤细、含蓄的风格,三岛的文字间有一股强烈的冲击力,往往?能?直击读者心灵。他的作品在充满了生命力的同时,又回荡着死亡之美。对三岛而言,死亡并不可怕,而是一种美丽的、令人向往的东西,几乎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里,都涉及死亡。而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13岁的我有一个60岁的恋人。
——三岛由纪夫
三岛的祖母出身于贵族武士世家,从小与日本皇室交往,形成了高傲、传统又敏感的个性。对丈夫和儿子倍感失望的她,将全部的爱和精力投入到三岛这个长孙身上。
三岛和祖母
出生仅49天,三岛就被性格强势的祖母从母亲身边夺走,养在自己身边。祖母多病,多待在房间内,三岛称之为“病房”,他在《假面的告白中》这样描述:
那是一间整日里紧闭房门的屋子,淤塞着呛人的病患及衰老的气味,小被窝挨着病床。
三岛的童年,不仅被迫与母亲分开,还被迫与同龄人分开,被迫与外界分开。他活在由祖母的精神世界外在化而形成的畸形的现实世界里,活在一个信仰皇权、贵族和武士道精神的世界里。
祖母对三岛的极度的爱和控制,让他一方面承袭了祖母的信仰,成为了一个极度骄傲、崇尚武士道精神、拥护皇权的人;一方面又拼命地想要逃脱被禁锢的生活、渴望获得自由。
三岛由纪夫说过“银,铝,铜,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是金子”,优越感洋溢而出。
祖母的严格限制,极大地约束了三岛的个性,他不得不借助童话和幻想世界来释放自己的内心。在这样的契机下,法国童话“圣女贞德图”和“圣塞巴斯蒂昂殉教图”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幼小的心灵播下了“死是美的”的种子,更何况,借助死亡,他就可以逃脱祖母的控制、逃脱困住自己的畸形的世界。
三岛写道:“连预想自己的死,也使我由于未知的喜悦而颤抖不已,我仿佛感到自己拥有一切”。
三岛模仿圣塞巴斯蒂昂殉教图
如果说“逃离祖母的控制”让三岛产生了最初的对死亡的渴望,日本古典文化中对“死与美”的追求,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死亡的渴望。
日本古典文化受禅宗的影响,认为“寿则多辱”,向往像樱花一样,活着的时候就绚烂无比,死亡的时候则视死如归。
三岛认定“短暂的美才是最美的——尤其是即将毁灭的美”,他在小说《金阁寺》中充分地展示了这一观点。
《金阁寺》的主人公沟口生在日本舞鹤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天生结巴,严重自卑却又莫名自负,他不愿接近人群,自幼养成了孤僻的性格。
他的父亲是个和尚(日本的和尚是可以娶妻生子,过世俗生活的),从小父亲就告诉他,金阁寺有多么的美轮美奂。父亲亡故后,沟口遵照父亲的遗愿到金阁寺当了僧徒。
当时正值战局恶化,他常常幻想着金阁寺遭空袭燃烧的模样,幻想着在战火中与金阁寺同归于尽的壮美场面。这种充满悲剧性的幻想,让金阁寺的美在他心中更加辉煌灿烂。
然而,战争并没有烧掉金阁寺,可金阁寺毁灭的幻想却一直困扰着沟口,哪怕他在谈情说爱的时候,金阁寺就映现在他的脑海里。
终于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他放一把火将金阁化为灰烬。他望着熊熊的大火,心想:我想活下去。
燃烧的金阁寺
然而,正如《金阁寺》中的沟口,现实生活中的三岛对“死与美”的追求也并未止步于文学创作,对于崇尚武士道精神的三岛而言,切腹或许是他唯一的归宿。
他精心策划了自己的死亡。
2020年9月,在三岛逝世50周年当天,Rizzoli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的《三岛由纪夫:一个男人的死亡》,其中收录了筱山纪信在三岛由纪夫死前几个星期内拍摄的一组照片。
照片展现了三岛各种不同的死法:装扮成一个穿着开襟连体衣的汽车修理工,腹部被螺丝刀刺伤而亡;装扮成身着白衣的决斗者,被对手的剑刺穿而亡,等等。
三岛装扮成身着白衣的决斗者,被对手的剑刺穿而亡
1970年11月20日,也就是在他自杀前的倒数第5天,三岛在一次会议上确定了用于出版写真集的照片,他本计划在他死后这本写真能立刻发行,但因为摄影师筱山纪信在知道三岛自杀的消息后,感觉自己受到了蒙蔽和利用,所以一直拒绝发行。
1970年11月25日,三岛带领其私人武装“盾会”的成员在日本军事总部劫持了一名人质,企图发动政变。他向年轻的自卫队士官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却没能获得他们的尊重或支持。之后,他似乎预见到这次政变终将失败,于是选择切腹自尽。
三岛组织的盾会合影
而就在自杀当天他离开家时,他在桌上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我还是想活着。”
这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这或许是三岛在赴死之前的最后一次自救,是他灵魂的另一半对生的渴望;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此次自杀行为的自白——他渴望对通过死亡来获得“永生”(被历史永记)。
至此,这位天才作家,终于完成了自己对“死与美”的追求。
02鲁迅
这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赡养义务,至于爱情,我并不知。
——鲁迅
1922年,鲁迅在给《呐喊》写序时,回想起24年前去南京报考江南水师学堂的事情,这种学堂是技校性质,毕业以后在轮船上当管轮,台门子弟都?瞧不上这样的职业。母亲鲁瑞虽不理解鲁迅的决定,也为鲁迅的远行感到担忧,但最后依然顶住了压力,变卖了首饰,凑了八元钱,让他去走自己的路。
鲁迅写道:“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
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1893年,鲁迅祖父周福清因试图行贿浙江乡试主考官,事败入狱,被判了斩监候,等待秋后处决,鲁迅父亲周伯宜也受到牵连,被革去秀才功名。
为了保住祖父的性命,家里不得不变卖田产,每年送去贿赂衙门官员;而父亲周伯宜因承受不住打击,从此沉迷于烟酒,后来还因此得了重病,看病吃药花费也不低。从此,周家的家境一日不复一日。
1896年,鲁迅15岁那年,年仅35岁的周伯宜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于是?,年迈的婆婆、坐牢的公公、四个年幼的儿子、公公的小妾幼子,这一大群人的生活,一下子落到了母亲鲁瑞一人肩上。
性格?坚韧?的鲁瑞虽然没办法阻止住家庭滑落,但是,她给周家托住了底,将?周家?的下一代?都?培养?成?了有用之才?。
鲁瑞?育有?四个儿子,除了四儿子因病夭折,其余三个儿子均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大儿子周树人,即鲁迅,上完洋务学堂之后继续赴日本求学,后来成了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二儿子周作人,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也是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三儿子周建人,曾任上海暨南大学、安徽大学任教授,是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
鲁瑞和儿子儿媳孙子合照
鲁瑞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和外祖父都曾为官,外祖父更是官至翰林。大概是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鲁瑞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学,却是一个积极乐观、坚韧、开明之人。
鲁瑞的倔强坚韧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家风传统的鲁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允许鲁瑞上学,她便在门外偷听老师给弟弟讲课,偷听也被禁止后,她也没有放弃学习,她常常自己找书来看,遇到不懂的,便逢人就问。这样坚持了许多年之后,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她,竟然达到了能够阅读报纸、通俗文学作品的水平。这也是鲁迅极其引以为傲的,鲁迅曾说:“母亲姓鲁,乡下人,她是通过自学修得能够看书的学力。”鲁迅的倔强、坚韧大概就是传承自母亲。
鲁瑞虽然倔强坚韧,却同时也是一个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人。鲁迅要上洋务学堂,她虽然不理解,但仍予以支持;鲁迅去日本留学后,写信回家劝母亲放脚,她便把已经定型的脚泡在热水和醋中,泡软了,在脚趾间塞上棉花,把已经弯曲变形的脚趾尽量矫正过来;鲁迅接她到北平之后,她便迅速地穿上了旗袍、戴上眼镜,出门打着洋伞,成为一位时尚的老太太;鲁迅带回家的报纸总是被母亲抢先看,看完还会发表意见、与鲁迅讨论。
此外,鲁瑞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对待下人态度温和,稍有余力便会接济家族中落魄的亲人。
这样的母亲,鲁迅无法不爱,事实上,鲁迅对母亲不仅仅是纯粹的尊敬和孝顺,他与母亲之间的交流之深,也超过了世间大多的母子——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与母亲往来书信271封,寄母亲信120封,收母亲信151封。在鲁迅离世前28天,还给母亲写了最后一封信。
鲁迅写给母亲的信
然而?,鲁瑞?和?鲁迅??母子?之间也?并非?只有情深?,鲁瑞也曾犯过一个巨大的错误,而这个错误,一生也未能得到鲁迅的原谅。
即便家道中落,周家也依旧是高门大户,在婚姻大事上,鲁瑞认为依然应当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数。
于是,鲁迅在外读书时,母亲鲁瑞便做主为他定下了一门婚事,这人便是朱安,一个典型的封建女子,一双小脚、一字不识。
朱安
起初,鲁迅并没有反对这门婚事,鲁迅?尊重?母亲?,他?只是?告诉母亲,希望朱安可以进学堂学习、希望朱安可以放脚,尝试做一名新女性。
鲁迅去日本留学前还曾对朱安说:“你名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周家无女,那时的鲁迅大概也希望这个女子能够成为让周家安宁、让自己安心的周家人吧。
只可惜朱安不是鲁瑞,学习和放脚,她一样也没有尝试过。
1906年,在朱家的再三催促下,鲁瑞谎称自己生病,骗鲁迅回来同朱安完婚,孝顺的鲁迅不得不与朱安拜堂成亲。
落轿时,一只鞋滑落下来,掉出一团棉花,因为怕鲁迅悔婚,他们让朱安穿大鞋、里面塞上棉花,假装放了脚。
婚后第二天,鲁迅就搬到了母亲房里,第三天,他再次前往日本学习。
如果说,在婚前,迫于家里人的压力,朱安无法做出改变,学习和放足,无论哪一样都遥不可及,婚后和婆婆鲁瑞生活在一起,面对这样一个进步的榜样,她依然不放脚、不识字,便只能是因为她自身对封建传统有着的深刻认同,而这,才是她和鲁迅的婚姻里最不可调和之处。
朱安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婆婆和鲁迅的生活,希望鲁迅因此能够接受自己,却由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去尝试鲁迅希望她做的事情。或许她是爱鲁迅的,可她也只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爱。
1914年,鲁迅去了北平,不识字的朱安托小弟给鲁迅写了一封信——
先生树人: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望纳妾。
妻朱安
一九一四年十一月
这是朱安的悲哀,也是鲁迅的悲哀。朱安从来都不理解鲁迅,竟会用他最厌恶的方式去讨好他。
而鲁迅呢,在生活上,他对朱安还是照顾的,买了点心,他先送给母亲挑选,再送给朱安挑选,最后才是自己的;从弟弟家搬出来后,也把家里的财政大权全部由朱安掌管,在自己去世之前,也一直供养朱安。
可他由始至终都不肯接受朱安,他对朱安的态度始终是清冷而倨傲的,两人一直分房而睡,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鲁迅甚至把每天的换洗衣服分好,洗好的和没洗的各放一边。
这两个人,用各自的坚持,对抗了一生,也彼此伤害了一生。
鲁迅对朱安的不肯接受,对这段婚姻的不肯接受,又何尝不是他对母亲的不肯原谅。
他对朱安的每一分冷淡,他表现出的对婚姻的每一分不满,都一一落在鲁瑞的眼里,伤在鲁瑞的心上,或许,在鲁迅的潜意识里,他要母亲用一辈子的愧疚,来抵偿他结婚那一天所受的屈辱和心伤。
而鲁瑞也的确后悔自己为鲁迅安排了这门婚事,对儿子愧疚,对朱安更愧疚,她曾对旁人说:“早知如此,我不该安排老大的婚事,可后悔是来不及了。”所以,后来老二、老三的婚恋她都不再过问。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21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