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阿万木楼:承载家园梦想与未来2、半个世纪以来,乡村民居的前世今生3、你见过藏式民居吗
阿万木楼:承载家园梦想与未来
青海新闻网讯 河湟木楼,是河湟民居中一种传统的建筑样式,雕梁画栋,气宇轩昂。中国传统建筑的许多元素在河湟木楼中都有体现。阿万木楼,是我省海东市乐都区共和乡桦林村阿万家族的家居建筑。一百多年前,阿万家所建的三栋木楼,也成为阿万家族显赫一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保存完好的木楼建筑
前往阿万木楼探访的这一天,天气晴好。虽然已是初冬,但并没有想象的寒冷。
我们在区委宣传部和区博物馆负责人的陪同下共同前往,乐都区对古建筑有一些研究的拉有清老先生也与我们同行。
桦林村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脑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从乐都城区出发,十多公里后就到共和乡政府。我们沿着努木支沟蜿蜒而行,沿途所在多为一层的低矮民居。大约四、五公里行程后,我们到达桦林村三社。在村里,我们见到了阿万家一栋木楼的主人——男主人阿更治和女主人阿行毛。因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个早晨,他们一家人正忙于拆除院门外破旧的建筑。
进入大门,院内赫然而立的木楼古色古香、挑梁雕花。木制的花窗、木制的门、木制的护栏,一切皆由纯木打造。一根根檩条皆一般粗细,前檐下皆有饰纹雕花,多以花卉和云纹为主,精雕细琢,古朴而典雅。站在院中仰望木楼,这气派高大的建筑有种难以描摹的轩昂之势。相较于我们平时在农家常见的千篇一律的新式盖板房,这木楼结构庞杂,又不失精巧。
“木楼至少应该有一百五十年或者更久。”今年50岁的阿更治告诉记者。
加上杂物室、楼梯间,木楼上下共有十四间。要上二楼须进入右手侧的楼梯间,如今已变为羊圈。木制的阶梯墩实而厚重,踩上去发出橐橐之声,伴着一两声吱吱呀呀,与踩在钢筋水泥的台阶迥然不同。木楼阶梯并不太多,一层一层上得楼来,却也让人生出些许联想,不知道当年是怎样的人家在这里安享岁月。
二楼的松木门上贴有藏文对联,藏文字下面有一行汉译文:
白昼吉祥夜吉祥
昼夜永照吉祥光
横批:万事如意
这是阿更治的父亲在世时所贴。对联里,饱含着主人对家宅平安兴旺的一番寄托。
二楼中间是佛堂,左右又各有几间居室。打开四扇的松木隔门,进入堂屋,靠墙壁的佛堂木门为推拉式。阿行毛告诉我们,早年曾经有小偷进入佛堂,偷走其中的一个花瓶。为了安全起见,现在他们在上面加了玻璃罩,并配了一把铁锁,以防再次失窃。
这座经风历雨的木楼,在旧时被当作饲养院才得以保存至今。
阿更治一家人也曾在这楼里面住了二十多年,直到六年前修建新房才搬出木楼。
与阿更治紧邻的其叔一家外出,大门紧锁。我们的目光越过院墙,从阿更治家的小院望出去,另一栋木楼披着阳光静静矗立。外观上看,这栋体积略小些,下共有上下十间,花藻的雕凿没有阿更治家的这么复杂。
修缮的木楼透出现代气息
记者一行又来到桦林二社村民阿显彪的家中,他们家也有一栋木楼。
一进门,这栋木楼给人的印象并没有想象中的古旧。它的外观已经有改变,二楼的围栏和一楼的外墙涂着鲜亮的明黄色油漆,一楼还安装了铝合金门窗,门也改为推拉式,有几分现代气息。进入木楼一层,屋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显得十分亮堂。屋内生着火炉,有一根通天柱顽强矗立。
主人阿显彪今年55岁,他们一家人仍在木楼居住。阿显彪是阿更智的叔叔。此时,阿显彪正忙于家中院墙的修葺,一身的泥灰。忙碌中他还是抽身来陪我们。
木楼上下总共有十二间,中间二层为佛堂。木楼原来的木梯已经拆掉了,放了一个木制的梯子搭在二层房檐。
阿显彪告诉我们,30多年前,这座木楼曾经发生过倾斜,他们还进行了拉端的改造,并更换了新的柱子。柱子至今保存完好,虽为杨木,但看不出明显的虫蛀痕迹。
阿显彪有着十分虔诚的宗教信仰。这个藏族汉子,为人随和又热情。他每天早上起床洗漱之后,在早饭前,会一个人到佛堂上香、点灯、磕头、祈愿,许多年未曾间断。他说,佛堂里是不能进女人的,只有男人才能进去,哪怕记者也不行。
阿显彪一家如今在南面的平房里居住,南房已经修建了十多年,里面整洁干净,到处都亮亮堂堂的,客厅内装了一个十分华丽的顶灯。
阿显彪说,木楼是以前先祖留下来的遗产,他想保护。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意识,他对木楼进行了改造。
阿显彪今年57岁的堂兄阿德才常年在外地居住,最近才回老家。他告诉记者,关于这个屋子的修建时间,他在年少时曾看到在牛皮上有记载,算来至今有154年。他说,阿万家还有一栋木楼,建在甘肃天堂寺的附近。
此时,一只猫在阳光下悠闲地打着盹儿,木楼在阳光下显得安详而静谧。
古老木楼将添新韵
如今,桦林村的三座木楼被我们全部收入镜头中,这是乐都共和沟努木支沟保存最为完好、最具规模的木楼。
阿显彪告诉记者,他想通过区上相关部门争取一部分管理保护资金更好地将木楼保存下来。而阿更治同样也想将先祖的遗产进行保存,但苦于个人能力有限,资金不足。他二人同样面临着自己管理困难、经费紧张的问题,阿更治甚至想卖掉这栋木楼。
在河湟谷地,这些融汉、藏以及土族文化为一体的木楼,已经越来越稀有。这些木楼,可以说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研究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这些特色独具的木楼建筑既丰富了青海民居建筑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但是,因为年代久远,虫蛀、潮湿加上屋内光线不够明朗、格局不够开阔,许多人家已经不愿意居住其中,一些人家甚至认为在其中居住是自家没有能力盖新房的表现。还有一些村民,和阿显彪一样将木楼进行了改、扩建,却破坏了原有的格局而失去木楼所独有的风格,这让风雨中飘摇的木楼如今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前不久,乐都区委在共和乡召开了桦林村项目建设会议。会议围绕桦林村建设,提出围绕阿万木楼适度发展乡村旅游,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群众安居。
会议认为,桦林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旅游资源匮乏,不适于大规模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为牛羊为主的养殖业。会议决定,将拨付资金,围绕阿万木楼,重新拟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设计方案。会议要求做好阿万木楼文物历史价值的鉴定评估,以及文物保护点的申报工作。目前,几个部门已经启动了相关工作。
经过时代变迁的阿万木楼,同样承载着家园梦想与未来。相信在政府部门的牵头和多方努力之下,阿万木楼会再添新韵,使更多人有机会领略这一高原上难得的民族建筑文化景观。
半个世纪以来,乡村民居的前世今生
拍照时间:2020年11月 地理坐标:湖南省邵阳县长阳铺
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湘中地区农村最常见的土砖屋。土砖是用农田里的泥土反复踩踏,形成粘泥,然后将粘泥放在砖模里,制成长一尺宽、高各半尺的泥砖,经晒干而成。
黑瓦土墙,木门木窗木楼板,坑坑洼洼的泥土地面,门前常见的是沙石马路。墙壁都裸露着黄黄的土砖,往往用石灰水刷上大字标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之类。当路的外墙上,常常用石灰浆粉刷出几块边长一米右右的长方形,内有当地的书法高手用毛笔书写的毛主席语录。社员们以自家墙上有这些口号标语为荣耀。门前是泥土路或石板路,堂屋里通常是摆放风车、棺材的地方,如果能看到一辆自行车,那就不是一般的农户了。
这种土砖屋,冬暖夏凉。但年深日久,风吹雨淋,屋瓦就会漏雨,墙壁就会千孔百疮,成为蚊蝇蛇鼠的藏身之地,甚至开裂,歪斜,最终坍塌成一片废墟。
拍照时间:2020年11月 坐标:湖南省邵阳县长阳铺
这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湘中地区农村很常见的民居一一红砖屋。砌墙用的红砖,是用黄土(粘土)做泥胚,经砖窑烧制而成的。质量好的红砖,敲打起来,咚咚作响,坚如青石。
红砖屋大多建两层,盖青瓦。挺拔的屋柱,双扇大门,玻璃窗户,赭红的红砖,米黄的砖缝,形成美观的工字纹图案,比土砖屋要轩敞美观。墙壁不怕风吹雨打,经久耐用。
外墙上用石灰水刷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才是硬道理”之类的大字标语,或者画上家用电器之类的巨幅广告。门前是一条水泥马路,堂屋里通摆一辆自行车,后来是摩托车,屋顶装一架树杈一样的卫星电视天线,后来是电视天线锅。如果家里有这两样,就已经是很风光了。
拍照时间:2021年2月 地理坐标:湖南省邵东市杨桥镇
家底殷实的人家还建有三层或四层楼房,地面用混泥土硬化,楼板采用预制板或现浇板,淘汱了木楼枕木楼板,阳台安装水泥镂空图案的护栏,内墙刷上雪亮的腻子,外墙正面饰以彩色瓷砖,让人啧啧称羡。
拍照时间:2021年3月 地理坐标:湖南省邵东市杨桥镇
拍照时间:2021年2月底 地理坐标:湖南省邵东市杨桥镇
这是新世纪尤其是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乡村民居,建筑材料大多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的红砖,还有钢筋水泥、铝合金等。建筑风格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有古色古香的传统院落,有时髦雅致的欧式别墅,有中西合壁的农家小院,也有价廉环保的轻钢集成房屋。
门前整洁宽阔的水泥路,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姹紫嫣红的小花圃,还有时尚玲珑的小轿车!屋里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等现代家电,一应俱全。高低错落的屋顶,覆盖着或红或蓝的琉璃瓦;清新亮丽的瓷砖墙,在明媚的阳光下,闪耀着柔和的光彩;新型高档的铝合金门窗,尽显中国新农村的富丽与气派!
你见过藏式民居吗
一、居民介绍
民居为传统藏式土木结构三层平顶土掌房,约1100m2。根据该房屋内所居居民讲述,该民居目前有200多年的历史,是该村乃至该乡中最为古老的藏式民居建筑。总体而言,民居整体建筑结构完整,体量较大,梁架结构保存状况良好,仅有房内局部区域有现代改建和装饰的痕迹,大部分还保留着原有结构和装饰风格。民居对研究康巴地区早期藏式民居的建筑工艺和装饰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类型:古建筑
保护级别:登记文物
规模:建筑面积1119.9 ㎡,占地面积616.23 ㎡
影响方式:民居位处工程施工区域内,随电站工程的推进,民居现处位置将会开展大规模场平,民居建筑所依存的环境将会彻底改变。
地理位置:民居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佛山乡境内,地理坐标为:E98°45′30.74″、N28°36′27.39″,海拔2166 米,距佛山乡集镇约20km,距德钦县城约60km。
二、历史沿革
因无具体文字记载,仅根据房屋主人对民居介绍,以及现场对建筑形制的勘察,初步认定该建筑为民国时期建筑,距今逾百,是该村乃至该乡中最为古老的藏式民居建筑。解放后曾收归集体,办过学校,后归还原主人居住至今,于2020 年10 月将其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
三、平面布局和建筑特征
民居建筑坐北朝南,为传统藏式三层土木结构平顶建筑,建筑二层带外廊,中空留采光井。建筑平面呈矩形,总宽17.32m,总进深21.12m。平面布置三层较二层向后退缩,二层屋面构成三层的晒台。民居共分三次,底层为畜圈及杂用,二层为居室和卧室,三层一侧作经堂,供佛像、点酥油灯,另一侧作卧室、粮仓,前部分屋面作晒台。四周采用夯土墙围护墙,外墙收分、内墙垂直,二、三层设置开窗,窗户上沿砌出披檐。建筑整体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冬暖夏凉特点。
四. 价值评估
1.历史价值
民居建筑为民国时期建造,是村乃至乡中最为古老的藏式民居建筑。
2.科学价值
民居为传统藏式民居,建筑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屹立百年依然完整保存且功能正常,与建筑的结构、特征、做法密不可分。对研究藏式民居布局方式、形制、结构、规格等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价值。
3.艺术价值
民居的经堂、祭堂内的彩画是藏族传统彩画图案,是藏族人民的风俗、文化、信仰的一种体现,也是当地为数不多的藏族风格彩画之一;室内“福”“寿”字图案及宝瓶、宝散、白海螺、金轮、吉祥结、莲花等藏族传统图案是藏、汉文化融合的一种表现,具有较高艺术、文化研究价值。
五、现状评估
屋面:屋面原阿嘎土层近代被改为水泥砂浆层,部分栈棍、椽子、木楼欠发霉、糟朽。木构架:因三层屋面更换为混凝土层厚重量增加,三层两根木梁已下垂变形。
正面图像
侧面图像
墙体:三层粮仓改造为卧室时,粮仓木楞墙改为夯土墙。
建筑外墙及周围排水情况
二层厨房内墙瓷砖A55
楼面:二层、三层部分木楼板被拆除后更换为水泥砂浆层。
三层水泥砂浆面
三层正面
二层客厅室内非原状装
门窗:三层东、西两间卧室正面改为铝合金玻璃窗;二层各房间正面所有门窗改为现代风格木框玻璃窗及木门;原一层至二层楼梯被拆除,大门改至二层东山墙位置直接进行二层室内。
民居门窗、柱子1
民居门窗柱子2
民居内部走廊1
居民内部走廊2
墙体:
墙体毛石基础
外墙面石灰浆喷
三层粮仓木楞墙改为夯土墙
附属:室外地坪和外部连接道路。
条友们,喜欢以上的藏式民居吗,感兴趣的说去你见过的藏式建筑特点。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33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