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2016年1月刊
文/本刊编辑部
凑热闹还是看门道?2015年的“万宝之争”,是一场非常热闹的大戏,剧情跌宕起伏,甚至充斥阴谋论、被娱乐化。本质上,这是一个严肃的公司治理事件——长期由职业经理人掌控的万科,遭遇“门口的野蛮人”,后者意图通过优势股权获取控制权,可能改组董事会、驱逐现有管理层。长期以来,万科的公司治理水平颇受各界认可,然而此次控制权之争,更说明公司治理永远在路上。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海神针,一流的公司需要一流的治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股东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其中争夺控制权可谓约束。通过优化治理,可以促进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助力决策民主与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从而造就企业做强做优,股东、经营者等共赢的局面。广义的公司治理,是通过制度来协调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顾客、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意味着上述利益关系的动态平衡,从而企业可持续发展、各利益主体共享。其中,公司治理应是投资的重要考量——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教授认为: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持有公司治理质量良好的上市公司股票能够给其带来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即治理溢价。
企业强,中国兴;公司治理优,企业才能强。作为专业的公司治理全媒体服务平台,《董事会》杂志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更见证了美的集团、平安银行(000001,股吧)等大批获奖企业在公司治理上的收获。这些获奖企业能够获得今日的成绩,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公司的不断优化治理。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的基石。这批治理优秀的上市企业,夯实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经济。然而,中国企业一言堂、拍脑袋决策、内部人控制、违法违规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制约了企业做强做优。
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企业转型升级。政策层面应加强对企业的制度供给,一大核心是公司治理制度创新,包括优化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发展而言,优化公司治理是最大的红利,以往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要素驱动之路已行不通了。这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家们应高度重视公司治理,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只有不断强力修炼公司治理这个内功,企业才能身强体健,适应、超越新常态,行稳致远。不断强力优化治理,应成为中国企业的新常态。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2016年,中国的企业家,是时候抓住公司治理红利了。
更多阅读:
政协委员谈“双一流”高校建设:提高中国高校国际话语权
专家:高校未认识到信息公开重要性 需转变观念
航天“领军人”叶培建和他挂心的中国深空探测军团
台湾“立委”提议带娃开会:或能避免会场打架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48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