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优微推荐校园贷与金融安全名校贷要多少岁可以贷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都通过各种办法挣钱

满足自己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

有的人是通过自己的双手

有的人却走歪门邪道

把目光投向了刚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

就是校园贷

下面农农为大家普及一下

罪孽深重的校园贷

校园贷的前世今生

产生

2004年9月,某一家银行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用卡”。此后部分商业银行陆续跟进,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一时间火爆起来。其间,不少同学刷卡“冲动”消费,一不小心就沦为“卡奴”,有同学甚至依靠申请助学贷款来还卡。

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各大商业银行随后停止针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

2014年开始,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等多家专门针对学生的信用贷款,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校园贷形式

《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北青报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名校贷、我来贷等单纯的P2P贷款平台,二是趣分期等学生分期购物网站,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

校园贷的推广运作

第一步:招收校园代理

校园里的消费信贷平台众多,他们通过拉横幅、发传单、贴广告、摆台送礼物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不少学生成为校园代理。校园代理的主要任务有两方面:一是发放广告宣传单,二是手机APP装机。

第二步:实行低门槛

部分网贷只需提供学生证、身份证的照片和个人学籍信息截图,就能完成注册,经线上审核后即可进行分期消费或提现使用。

一些小的网贷公司通过学生证、身份证等信息就可贷款,最多可以提现1万元。对于学生群体,网贷公司通常门槛较低,学生的学校、学历和家庭背景是主要审查内容,而对其借贷用途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和引导。

第三步:鼓励借款超前消费

据调查显示,网贷用户中,大多数人借贷是用作娱乐消费,比如花在旅游、购买大件商品、化妆品衣服等。就在大学生们常用的分期付款网站“分期乐”,这家网站除了列出商品外,还打出了“全场免息、直降5亿”的诱人字眼。

校园贷中的福与祸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对很多并无资金积累和外力支持的年轻人来说,用借贷搭个创业的梯子,不失为一种选择。同样,借贷助学并用自己的努力偿还债务,以便顺利完成大学教育,也能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据统计,学生贷款主要用于消费、创业、助学, “校园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的确为尚未具备收入自足能力的大学生,打开了一扇“经济解困”的窗。

名为低门槛、实为高风险

然而,高利息也意味着高风险,尤其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网络借贷平台的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在很大程度上给“校园贷”乱象添了一把“柴火”。网贷分期平台火热背后却暗藏猫腻。通过梳理发现,部分网贷分期平台通过四大招数使得大学生成为其“羔羊”,进而获利。

一些网贷平台过分宣传和夸大分期产品、现金小额贷款的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信息“引鱼上钩”。但是大学生既没进征信,也没有收入,从风控理论上说,他们是高风险人群。金融机构是经营风险的组织,风险越大,要求的回报越高。为了平衡信贷风险,校园贷的利率必然会高。

高风险的另外一种表现是用户信息安全存疑。“没有贷款却收到了催收短信”,“没有注册过却被冒名注册”,趣分期陷“被注册”罗生门事件也值得深思。各类分期消费平台抢占用户市场通常使用粗暴的推广方式,为了冲量冲业绩,“刷用户”是常事。

暴力催款,学生走极端

若按正常的法律程序,对于不能按期还款的借款者,放贷者只能到法院起诉,胜诉之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而追回全部或部分欠款,不会威胁借款者人身自由和安全,更不存在让大学生的父母代为偿还、让大学生毕不了业。

但实际上,大多数放贷公司或平台会将此工作外包给催收机构,这就存在某些不文明的催收方式,如采取短信、电话甚至上门骚扰或收取高额逾期费用、口头恐吓、胁迫、跟踪、盯梢、非法拘禁等极端手段,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而种种暴力逼债的方式,已经超出合法经营的范围而有涉黑犯罪之嫌。许多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基本靠父母。当父母也无能为力时,面对紧逼的催债电话走投无路时,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负债自杀等更为严重的后果。

还款无保证,越陷越深

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资金紧张,很容易还不上贷款。“还款困难户”的学生,除了找家里的“坚强后盾”外,受访者中有的通过兼职打工, 有的则选择冒险“拆东墙补西墙”——再借一家平台补上家亏空,身陷“连环贷”的泥沼之中,在未来面临越来越多的欠款和利息……

校园贷恶性典型事件

河南的大学生郑某以28名同学之名网络贷款58.95万元,用于赌球遭失败,终于不堪压力走上绝路,他以决绝的方式,从8楼跳下。一个缺乏约束和自制力的男孩,遭遇野蛮生长的贷款网络,“合谋”之下,最后因债务缠身无力偿还跳楼自杀,走向毁灭。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人们对校园贷的强烈关注。

记者发现,在学校的自习室、宿舍楼、公告栏上,小额贷款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些广告都打着风险低利率小的旗号,光凭身份证就可以拿钱,额度可以成千上万,听起来似乎贷款门槛很低。记者按照广告上所留的微信号,跟负责贷款的人进行了沟通。这位负责人表示,他们是通过办理手机分期来拿款,如果是要借10000元,就要通过分期方式支付两台苹果手机的钱进行套现,一般是分期24个月,除了要缴纳1100元作为负责人伪造身份的费用外,每个月还得支付大约300元左右的利息。按这位负责人提供的算法,如果要借10000元,按24期还款的话学生最终要偿还的数额为18300元。

反思—理性消费

杜绝滥贷,警惕风险

对于由“校园贷”引发的悲剧,不少人认为,跟“校园贷”本身存在的“滥贷”问题以及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缺失有关,不可否认,大多借贷平台在一味地打法律的擦边球、钻监管制度的空子。但部分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念、自制力的缺乏才是导致自己债台高筑的关键。一个正常的校园金融生态应该是:债务违约的大学生自己承担责任;违规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自担亏损;“校园贷”固有其风险,但它不能,也不该是高利贷。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需具备一定的理财头脑,不能养成贷款依赖性,要加强风险控制意识和法律意识。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量力而行。

在此希望大家

远离校园借贷

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要让校园贷变成“亡命贷”

如果真的在经济上或生活上有困难

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哦

本期编辑:王瑞

图文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

自动测量仪公司

光学系统测试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49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优彩资源过会今年IPO获批第61家兴业证券过2单江阴市瑞信机械有限公司
下一篇: 【推荐】优惠活动今天开始准备好了吗广电的宽带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