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熊子熙
去年12月,滴滴打车在获得DST超1亿美元的D轮投资后,曾投资Facebook、Twitter等公司的DST创始人Yuri告诫滴滴打车创始人、CEO程维:“必须和快的合并才能生存,否则会被优步(Uber)杀死。”
不过,优步最近遇到了进驻中国以来最大的麻烦。
4月30日晚,广州市工商、交委和公安三部门联合行动,以“打击涉嫌组织黑车进行非法经营”的名义对优步广州分公司进行检查,现场收缴上千台苹果手机。
5月1日,广州市工商局和优步广州分公司分别对此作出回应表示,优步广州分公司涉嫌“无照经营”;优步广州分公司回应称“工商部门来访优步公司纯属例行检查;优步正在跟各部门密切沟通,平台服务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随后,此事经互联网发酵,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重心也从政府打击专车非法运营,转移到有关部门对不可控的改变缺乏积极应对措施。
优步被查引热议
A
4月30日,有网友发图爆料,在优步广州分公司,身穿工商和交委部门制服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收集文件和手机。
随后,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简称广州市交委)证实,此次行动系“广州市工商、交委、公安联合行动,打击涉嫌组织黑车进行非法经营的优步广州分公司。”这是全国首起针对“专车”软件的查处事件,意味着相关部门对“专车”非法运营从此前的口头警告变成正式行动。
对此,广州市交委解释,国家交通运输部已多次明确,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并在声明中表态:“对扰乱运输市场的非法营运绝不手软。”
优步广州分公司被查处的照片经网络传播后,引发全国范围的热议。
南方都市报评论称:“面对不可控的改变,查处、封杀是最简单规避责任的监管方式。然而,以DT(数据处理技术)时代的速度,有关部门与其逃避,不如积极拥抱技术革新,研究适合于时代的新监管方式。”
广东三正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杨刚认为,在确认私家车非法运营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当下的规定也有不合理性。出租车行业牌照垄断管理拖了十多年一直不改,现在伴随互联网技术兴起的优步等打车软件平台的出现,才逼迫整个行业做出改变。
他建议政府规范私家车参与运营,如果公众担心私家车的安全问题,可由政府设定安全条件,比如乘客安全如何保障,司机驾龄如何规定,要经过怎么样的培训才能上岗等。达到这些条件才允许从业,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制定严格规定将违规经营者施以重罚或者赶出行业。
网络舆论更是呈“一边倒”的趋势。网易调查显示,仅有6%的网友表示“涉嫌组织黑车就该打击”,而选择“优步对乘客来讲还挺实惠”和“有组织有管理,不该算黑车”的分别占40%和53%。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0月20日,进入中国市场近一年的优步在产品运营方面再出新招:优步宣布在深圳、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和武汉六个城市推出“人民优步”服务,定义为拼车服务。根据优步官方的解释,使用“人民优步”,搭乘者可以方便地找到拥有车辆的车主,仅需分担车主相应的出行成本,便能得到有保障的拼车服务。
且“人民优步”的车费定价体系是根据供需情况来决定的,高峰时期车少人多,所以价格可能是平时的几倍,低峰时期车多人少所以就很便宜。这与滴滴打车在高峰时段另加小费召车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人民优步”对司机的补贴更多(对乘客的收费也更高),再加上优步对司机冲单的额外补贴,致使在高峰时期,有更多的司机愿意使用“人民优步”赚更多的钱,随之而来,就有更多的乘客愿意使用“人民优步”去更方便地召车。
因此,优步在中国拥有众多支持者的原因有三,能为司机赚钱、能帮乘客省钱、乘客打车更方便。
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明确表示:永远不允许私家车当专车运营。提供软件预约服务的车主,必须要有出租车运营证。同时,杨传堂也表示,针对日益发展的互联网“专车”服务,年内将出台指导意见,促进网络约、租车规范发展。
随后,滴滴、快的等专车软件都快速调整策略,专车公司首先需要和当地有运营资格的租车公司签订合同,将私家车挂靠给第三方汽车租赁公司,再将司机签订给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形成1+1+1模式(软件提供叫车、接单的服务平台,汽车租赁公司出车,第三方劳务公司派司机)。
相对于“专车”软件近乎苛刻的条件要求,“拼车”软件则显得松散许多。优步在审核车辆及车主资质上,仅通过认证即可,没有培训,也没有对车辆的限制。
今年4月,北京市出台《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指出,北京市提倡合乘(即拼车)各方通过签订合乘协议的方式来明确出行的线路、乘车地点、安全责任、费用分摊等各自的权益,并且在合乘之前进行核对,确保行车的规范和安全。这也意味着拼车出行开始变得合法合规。
而优步推出的“人民优步”服务,虽然被优步官方定义为拼车服务,不过,在其对车主的管理、计价、接单等模式方面又与“专车”不同。比如,“人民优步”每天接单不限次数,这与本土拼车软件限制“每天两单”的运营模式大相径庭。
“真正的拼车用户都是上班族,每天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刷单开车?那不是和专车一样了吗?”一名使用拼车软件的市民说,相对于专车车主较为繁琐的申请过程,不少车主都会申请拼车软件。
所以,“人民优步”在国内是一款“实际提供专车服务”,但不具备政府规定资质,只能以拼车为理由存活的、定位非常模糊的用车产品。
正是基于这个定位的决定性因素,优步才会被相关部门查处。
因定位模糊被查
B
市场亟需规范
C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人民优步”可以算作优步中国化的一个策略。通过“人民优步”,一来可以招募很多私家车的加盟,降低其运营的成本,增加其服务的覆盖广度与密度,同时也可以更低的价格去冲击当地市场,并培养用户对Uber的使用习惯,加深其在本地市场中的品牌知名度。
以低于出租车的价格争取乘客用户端,高于其他用车软件的补贴力度招募更多的司机,优步在“人民优步”上大把烧钱,和滴滴、快的打价格战,更是为了抢夺用户入口。
在国内,滴滴、快的两家公司经过在出租车打车软件阵地惨烈的价格战之后,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Uber在这个时候,作为市场后入者,只有通过高额的补贴抢夺用户。值得注意的是,用车软件并不是只能用一家,大部分司机都同时拥有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以及优步等多个手机APP。因此,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然而,作为一个国际型的互联网打车软件,优步却屡在世界其他各国被查处。
去年7月21日,韩国首尔市政府表示封杀打车应用优步,称其违反了韩国法律,即未注册的私人或租赁车辆不得用于付费的出租车服务。同年12月,韩国检察官正式起诉优步CEO及其所在韩国的子公司,指控该公司违法了当地的交通法规。
在日本,优步同样因为法律法规的问题遭到封杀。原因是其可能违反日本的《道路运送法》。日本交通部相关人员表示,这类服务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出现索赔纠纷。
在印度,新德里政府对优步颁发了禁令,阻止其在新德里展开任何形式的服务。
2014年12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法官下令优步停止在该国的所有运营,这一决定是在马德里出租车协会的要求下做出的。同时表示,优步司机的营业没有获得官方许可,对有牌照出租车构成不公正竞争。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商务租车打车应用市场才刚刚起步,主要的几家企业包括优步、易到用车、快的和滴滴,其中易到用车起步较早,已经在中国内地的57个城市和中国香港推出了服务,但因为之前商务租车市场还没有被用户接受,随着优步的进入,媒体大肆报道,该市场才开始渐渐受到关注。
他表示:“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商务租车都是他们运作的切入点,同时也都希望成为市民汽车共享的信息化工具。滴滴和快的也在跟进开拓自己的专车业务,寻求盈利模式。未来传统大众租车公司如神州租车等,也必然会加入战团,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被指野蛮生长。因此,促进网络约、租车规范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显得迫在眉睫。”
规范私家车参与运营,可由政府设定安全条件,比如乘客安全如何保障,司机驾龄如何规定,要经过怎么样的培训才能上岗等。达到这些条件才允许从业,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制定严格规定将违规经营者施以重罚或者赶出行业。——广东三正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杨刚
有网友在奥一网爆料,广州市工商和市交委执法人员前往优步广州分公司进行执法,现场查扣多台iPhone手机。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49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