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优秀校友丨地球科学学院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李平林

李平林,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81届校友,上海大学博士,曾先后在宁夏地震局、河南省地震局从事地震预报研究,现为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主持完成863创新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76篇,其中SCI论文58篇。近期主持完成“听罂地动仪”研发制作,并将首款“听罂地动仪”捐献给母校,该款模型研发成功时,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以及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网站报道。

黄文辉

黄文辉,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93届校友,现任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震华创(深圳)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正研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广东省地震监测中心副主任、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地震监测中心总工程师等职。连续两次被人力资源部与中国地震局联合表彰,获“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5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获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1月被认定为“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2021年获批“中国地震局领军人才”。带领技术团队成功研发了地震预警台网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应用于全国各级地震预警中心,研发的“地震信息实时自动处理系统”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地震局最具应用价值十大科技成果奖。

庄建仓

庄建仓,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93届校友,日本数理统计研究所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后,现为日本数理统计研究所(ISM)准教授、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准教授,同时也是伦敦数学实验室外部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客座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客座研究员、中国地震实验场研究员。曾任固体地球物理学重要国际刊物JGR编委会成员,现任《Annals of the Institute of Statistical Mathematics》、《统计数理》、《地震》、MPDI期刊《Mathematics》编委。他是日本统计数理研究所统计地震学研究的课题牵头人、全球CSEP计划的重要参加者和历届国际统计地震学大会的筹划组织者之一。主要从事点过程、隐马可夫过程与随机几何、地震活动统计模型与分析、贝叶斯方法、地震学科学计算等研究工作,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GRL、JGR、GJl等顶级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彭朝勇

彭朝勇,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1届校友,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研究室副主任,为中国地震局“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研发创新团队”成员,入选首批中国地震局青年人才计划。历任“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可研与初设专家组成员、总工程师办公室成员、软件与规范建设组副组长,现为软件与规范建设组顾问专家、中国地震局信息与应急学科技术协调组专家成员、中国地震局测震学科技术协调组流动观测管理部专家成员。参与研制了多款型号的地震数据采集器、一体化地震仪、一体化强震仪、地震烈度仪等产品。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软件著作权20余项。

吕坚

吕坚,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95届校友,正研级高工,曾任江西省地震局预报中心主任、信息中心(应急服务中心)主任,现任江西地震台副台长兼总工程师,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一批人选,为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技术协调组、震例总结专家组、7级地震与地震形势跟踪专家组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担任《华南地震》副主编、江西省防震减灾与工程地质灾害探测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和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研究,获厅局级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李乐

李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96届校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从事测震台站观测工作多年,现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板内重复地震(微震)与活动构造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点项目1项、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与他人合著论文5篇。曾获得“中国地震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六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三等奖”等奖励。

胡应顺

胡应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97届校友,现任西藏地震台副台长(主持工作),曾长期担任西藏自治区地震局那曲地震台台长,是全国第一位在海拔4500米台站工作的地震科技工作者,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了低温缺氧狂风、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家人聚少离多等诸多困难,默默坚守着世界海拔最高的地震监测台站20年,用行动实现了他当初“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我愿意和那曲地震台在一起”的誓言,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的防震减灾行业精神。正是这份坚持和奉献,让他获得了“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地震台站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

罗艳

罗艳,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97届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先后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台湾中研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做访问学者,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震源参数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4项、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篇,曾获中国科协第三届优秀论文奖。

吴晶

吴晶,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97届校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先后赴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各向异性与震源特性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留学基金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8篇,获得中国地震局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江苏省地震学会首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地震学会第二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多项。

王帅军

王帅军,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998届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地震构造探察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高级工程师。他坚持在地震测深一线20多年,累计野外工作4000余天。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共计40余篇,SCI期刊收录10余篇。先后获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一、二等奖多次,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国家重点基金项目获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2018年度荣获河南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防震减灾先进个人”。

上海影像测量仪质量好

OGP

轴类测量机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49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优秀二线城市带娃一族的持卡配置广发挖坟额度多少
下一篇: 【推荐】优秀的人系列之五景顺长城杨锐文基金162607今天净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