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有股友私信让我给个恩华药业的研报,放假了比较懒散,没写,刚好周末休息,把这个补上。恩华药业看了下,主打精神类药物和麻醉科药物,精神类企业目前涉及的企业不多,属于医药板块中的细分市场,做个板块分析,供大家参考下。
精神病患者的世界
一、精神类疾病的市场。
一听到“精神疾病”,我们总以为得病的人很少,是个很小的市场,其实不然。 公开数据显示:从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看,精神神经类药物市场仅次于心脑血管类药物,为全球第二大用药领域,我国市场在精神类和神经类药物上的消费增速居全球第一,甚至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抑郁症。
2012年到2017年的5年里,我国样本医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由2012年的11.43亿增长至2017年的20亿元,五年复合增速达11.73%;去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终端神经系统化药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年销售额仍超千亿规模。
中国城市公立医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精神神经系统药物销售总额达774亿元。2019年北大医学黄悦勤团队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获得七大类36小类精神障碍中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12月患病率为9.32%。在各类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12月患病率为4.98%。随着思想观念、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巨大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精神健康,精神神经系统药物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二、精神类疾病科涉及的企业。
精神病疾病科药物主要分为:
1、抗精神病类药物
第一代抗精神病类药物以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为主,主要是以阻断多巴胺受体为主要药理作用,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但是有较大的副作用如高催乳素血症、嗜睡发生率高等;而第二代抗精神病类药物(非典型性)治疗谱更广,对阴性症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更轻微,服用剂量更小,代表药物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
抑郁症患者
2、抗抑郁药物
现在临床使用的抗抑郁药主要有五大类构成: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多巴胺摄取抑制剂及选择性去肾上腺素(NA)再摄取抑制剂。其中SSRIs和SNRI目前是用药金额较大的品类。
两市涉及的企业并不多,恩华药业、北陆药业、华海药业、康弘药业等。港股有个非常正宗的标的瀚森药业。没有上市的企业有江苏豪森和正大晴天等。
瀚森药业(03692 HK)
:目前市值已经2000多亿港币。不过中枢系统疾病类药物占比不算大,是主营之一,最大占比的是抗肿瘤药物。公司涉及的主要是治疗神分裂症、躁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港股通标的。
华海药业(600521):
华海药业的主力品种是帕罗西汀,目前国内市场样本终端占有率约12%,是国产第一大品种;其余品种包括利培酮、舍曲林等。由于华海药业终端推广人员较少,因此在终端的控制力上略显不足。但其在研发上投入颇大,其后续已经申报生产的品种包括奥氮平、喹硫平等6个大品种,产品储备充足。不过华海的主营业务也不是精神类药物,相对目前华海的体量来说,精神类药物的比重太小,业绩弹性也小。
北陆药业(300016):
主营也不是精神类药物,中枢神经产品九味镇心颗粒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纯中药制剂,占比不大才10%的份额。
康弘药业(002773)
:聚焦神经精神领域已有20余年的历史,1998年上市治疗中重度焦虑抑郁的文拉法辛缓释片(商品名:博乐欣);2004年博思清作为国内首仿阿立哌唑面世;2009年,国内第一个批准治疗中轻度抑郁的中成药舒肝解郁胶囊上市,舒肝解郁胶囊具有完善的循证医学研究,已获得西医认可及广泛使用。2010年,康弘推出治疗失眠的右佐匹克隆片(商品名:伊坦宁),这是两市来说非常正宗的精神科领域疾病药物龙头,不过市值也不低了。
相比以上这些,我们可以重点分析下
恩华药业(002262)
,市值不高,精神类和麻醉类药物龙头,估值也不高,关键是基本面非常优秀。
三、恩华药业的分析。
1、选股思路
首先,赛道上,布局麻醉和精神类疾病,细分赛道还是很优质的。
这算是医药细分小市场,麻醉类药物我知道的上市公司有人福医药,涉足精神类疾病公司其实也不多,康弘药业、北陆药业、丽珠集团等。麻醉行业不了解,但是麻醉很重要这个深有体会,以前麻醉科经常要塞红包的。精神类疾病未来的市场潜力很大。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提升,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抑郁症人群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了。
聚焦高盈利资产,剥离低盈利资产。之前商业医药毛利才8%,剥离后提升一倍。
其次,估值上,对比了下是同行业中很低的,本身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也是历史低位水平。
公司目前的估值是23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目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主要受到集采影响,市场降低了估值预期。
最后,基本面上,可圈可点,研发持续投入,后续产品丰富。市值和股价在医药行业中算是中下水平。
2、公司基本面信息。
恩华药业属于是创仿型企业,仿制药受到集采影响压价比较厉害,不过,以量取胜未必就没有优势,同时还可以省去中间利益输送环节,也就是寻租成本,其实这个才是医药企业的最大成本,把这些都省出来,降价让利给消费者,不是多赢格局吗?所以,不要过度去高估集采的影响,好公司好产品反而会深度受益集采,只有没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才会被集采淘汰掉。公司研发投入也开始加速,创仿产品线很丰富,可以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整体基本面分析下来,公司基本面非常优质的。
1)关于主营业务下滑的问题。
公司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持续下滑态势,但是,净利润一直保持正增长,虽然增速下滑明显,不过在疫情背景下这个还算不错的。主营业务的下滑和集采影响有一定关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剥离了一部分非优质资产导致的。2019 年 11 月,公司以 5779 万元将江苏恩华和润医药有限公司(医药商业)56%股权转让给南京医药,完成医药商业剥离。这部分业务规模在公司主营占比不少,有30%左右的规模,但是毛利是很低的才8%多点。相对麻醉91%和精神83%的毛利率,差距太大了,因此,剥离资产对净利润的影响没有这么大。剥离低盈利资产,聚焦高盈利资产,这是良性循环,所以,主营业务的下滑不是太大的问题。
2)公司负债率处于低位,账上货币资金充裕。
今年负债率讲到低位
历史负债从高到低
从11年到15年是公司资产负债率的一个拐点,可以说是相当牛逼的风控了。15年前资产负债率在40%以上,但是2015年降到了28%。2015年是疯牛,每个公司都在疯狂加杠杆,公司却把杠杆大规模降低了,目前资产负债率才12%多,去年全年14%多。
从公司负债率的变动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公司风控一流,风险意识很强烈。这是一家稳健的公司,值得投资。
第二,公司稳健不表示对风险的厌恶,风险厌恶型公司不利于成长成大公司,之前公司负债有长期扩张到40%以上的时点,说明公司不排斥杠杆。
第三,目前这么低杠杆下,公司完全有扩张杠杆的动力,可以采取资产并购等方式完成扩张,壮大主营业务。
账上货币资金充裕,是确实有钱,不玩虚的。
货币资金对应的财务费用为负数,说明账上的钱是真实的。
有钱又这么低的负债率,公司接下去会不会有其他想法呢?剥离盈利低的资产,聚焦盈利高的业务,同时还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发力创新药,公司前景是非常明朗的。
3)研发投入上,不断加大。
上半年研发投入过亿
研发上半年已经投入了1个多亿,去年全年是1.8个多亿,这几年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创新药研发需要资金支持,如果不投入研发想发展创新药是不太现实的。所以,研发投入对医药创新药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近三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4)潜在产品线丰富。
公司在研产品梯队较为清晰:一致性评价稳步推进,多个仿制药积极申报上市,创新药处于 IND 前后。具体来看,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等主要品种已经完成一致性评价并已经提交审批;地佐辛、羟考酮、阿芬太尼、普瑞巴林和舒芬太尼共 5 个仿制药品种已经提交上市申请,有望年内陆续获批;创新药方面,CY150112将启动 1 期临床、TRV-130 和 H04 即将申报 IND。
3、互动信息精华。
1)问:董秘您好,卫健委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了2022年的工作目标,包括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抑郁症就诊率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请问该方案对公司业绩是否有推动作用,对公司子公司好欣晴有没有积极影响?
答:国家越来越重视国民精神健康水平的提高。国家《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及此次卫健委该方案的出台都将有力地推动全民精神健康运动尤其是抑郁症防治工作的发展。有利于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当然对公司及参股子公司好欣晴都有积极影响。谢谢!
2)问:TRV130有没可能以突破性疗法加快审批和上市进度?完成1期后直接申请
答:公司会借助TRV-130在美国FDA获批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力争尽快加速TRV-130国内上市进程。谢谢!
3)问:根据恩华年报,TRV130刚刚获得国内临床通知书,而且是作为一类新药申请的。不知道现在这个药已经在美国上市了,在国内还怎么算?是不是只能算二类(恩华如果开发出新的适应症)或者三类新药(直接引进)了呢?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国内上市呢?还需要按部就班的做那么长时间的临床吗?求董秘答复,谢谢!
答:公司与美国Trevena公司于2018年4月签署了关于1类化学药品TRV-130注射液在中国开展“授权适应症”的独家许可开发与商业化的合作协议。近日,协议许可方Trevena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
其申报的TRV-130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
TRV-130是一种新型小分子G蛋白偏向性配体,作用于μ-阿片受体(MOR),拟开发用于治疗需要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的成人患者的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曾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TRV-130是由Trevena在美国发现和开发的,公司拥有TRV-130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利。公司现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开展TRV-130注射液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完成后,公司将申报该产品的生产批件。本次1类新药TRV-130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得美国FDA批准,表明Trevena研发的TRV-130注射液用于治疗需要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的成人患者的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的适应症已获得美国FDA认可。
目前,该产品在中国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但该产品在美国的获批,将有助于加快其在中国的临床试验和审批进程。谢谢!
4、技术分析。
5、风险提示:二线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新产品上市进度缓慢,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医药的使命是什么?战胜疾病,造福人类健康!喜欢
@股事每日侃
关注一下。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50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