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用Facetime进行诈骗,又上热搜了。
巧的是小编也遇到了,当时差点就接起来了,想到平时也不用Facetime,稍稍犹豫之后还是决定不接。
现如今不法分子的诈骗花样层出不穷,很多年轻人都会上当,更不要说获取信息渠道有限、防备心较弱的老年人。尤其是涉及到稍复杂的金融相关的诈骗,对于不太懂的老年人,就很容易上当了。今天就来讲讲如何帮助老年人防范金融诈骗。
与金融、投资、理财等相关的诈骗,往往是通过“威逼”和“利诱”来实现的。
威逼
——用“唬人”的理由诈骗
释义
顾名思义,这类诈骗都是通过“吓唬人”的方式进行诈骗,告诉你发生了一件事,如果不配合解决,这件事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手法
以前有冒充公职人员,声称账户涉嫌洗钱的、涉及重案的,要求配合调查;最近有很多冒充金融监管人员的,声称受害者被列入征信黑名单,需要配合一系列操作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的;还有冒充三方支付平台,告诉你支付账号出现问题即将封号的……
特征
这种诈骗确实很唬人,也确实很容易得手,不过这类手法确实也有很多共通点,大致了解之后,就很容易识破了。
① 往往顶着比较权威的形象、头衔。
利用大众对于权威机构、部门、职业的认可和敬畏,不然怎么能够吓唬住人呢。
② 涉及的事件往往导致不可逆转的恶劣后果。
骗子就是要利用让你当下没有办法求证的严重后果,让受害者着急、慌乱,无法进行冷静分析和判断,这骗人的“局”才能继续。
③ 涉及的可处理时间往往都比较短。
这样才能乖乖受骗,要是等到第二天,那受害人很可能就看穿骗局啦!
这种类型的诈骗,算是心理战了,主打一个“恐慌氛围感陪伴”,迫使受害人做出错误判断。
破局
1
保持冷静。
心态好是破解这类诈骗的关键,不管对方告知的后果多么严重、处理时间多么紧张,只要当事人不急,骗子的“法术”再高明,也施展不开。
2
了解权威机构的办事原则。
受骗往往源于不了解,骗子也是利用了信息差而得手。对于一些权威机构的作用、管辖范畴等稍作了解,就很容易识破骗子的漏洞了。比如金融监管部门并不直接办理金融业务,也不会与消费者有任何资金往来;再比如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多了解一点,就多一份安全。
利诱
——用或大或小的好处诱惑
释义
用各种各样的好处,对受害人进行“糖衣炮弹”攻击,让受害人心甘情愿付出,被骗而不自知。
手法
花样繁多,因人而异。比如送一些小礼物、免费的体验等等,率先博取好感,进而让受害人投入更多的钱;比如承诺投资某项目,稳赚不赔,并且许诺超高回报或者超过预期的回馈。
特征
这类诈骗主要是靠立一个靠谱“人设”,博取信任后再进行诈骗,受害人在被骗过程中,对骗子无比信任,有些案例甚至连警察都劝不动。不过这种套路也很清晰。
① 先博取信任。
信任是这类诈骗的基础,建立信任的过程可以是伸出援手,可以是大方送出的小礼品,也可以是耐心陪伴,也有可能是高大上的办公环境等。
② 再给点甜头。
人设立好了,那就要给点甜头,才能让受害者卸下防备。比如受害者初期的投资,往往会按照约定收到回报,多次兑现后,才会逐渐加大投入;再比如经常去探望老人、嘘寒问暖,甚至帮忙做些琐事,好感度飙升。
③ 许以超高回报。
没有高于市场的收益,如何能让受害者心动呢?前期的铺垫,就是为了最后这一笔,自然会许以“独家”机会。
破局
1
不轻信任何高额回报。
虽说理财、投资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仍然有一条铁律,那就是“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当对方承诺以超高的回报率,并且还承诺保本,那肯定是骗子。
2
与家人商量。
任何投资决定,最好与家人商量后,再决定是否要投资。尤其不要跟风投资,如果可以的话,在子女的帮助下更全面考量投资项目的真伪和风险。
3
不选择新的、不了解的项目。
老年人往往对于新生事物、陌生事物的了解不足,信息获取途径有限,对于不了解的项目,尽量不去选择。
4
投资选择正规渠道。
如果有闲钱想要投资,还是要选择正规渠道。那些通过发传单、送礼品、短信、陌生来电等渠道推销的产品,还是不要相信的好。
说了这么多,还是为了中老年投资者的资金安全考虑,也希望各位读者都能提高警惕,帮助家里的老人多了解一点投资理财相关的知识,学会鉴别真假,无论骗子使出什么花招,我们都能见招拆招,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多一点快乐,少一点忧愁。
风险提示
本文件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不属于基金的法定公开披露信息或基金宣传推介材料。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观点具有时效性。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敬请投资人在购买基金前认真考虑、谨慎决策。
本文件的著作权归汇丰晋信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者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对本文件进行复制、发表、引用、刊登和修改。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51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