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因为我弟要结婚,爸爸开口向姑妈借了10万块钱,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笔钱成了我们两家矛盾的导火索。我爸和我姑妈是亲姐弟,一直以来,姑妈对我们家都有照顾,从我记事起,我们两家就经常走动。
犹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姑妈就时不时往我们家里带点东西,诸如自己家种的菜,番薯,木薯等,还有自己家养的鸡鸭鹅,也会时不时捎带到我们家。虽然东西,看起来不值钱,但是对于我们家而言,是属于雪中送炭行为。
当然,我们家也是投桃报李,要是我们家有吃的,也会往他们家里带,同时,我们家经常会去他们家干活,最经常的是去他们家插秧,种田,收割稻谷。因为离得不远,都是早上帮忙,晚上就回到自己家里吃住。这就是我们两家的基本往来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在慢慢的长大,两家就走动少一点,但是逢年过节,我们还是会相互的拜访问候。
一直以来,两家和睦共处,就我们和老表关系也不错。但是从我们家借了姑妈家10万块钱之后,渐渐有了微妙的关系变化。因为,两家那么熟,姑妈也一直没有催还那10万块,我们家,也是直到去年年底,才最终把十万块还清。但是,矛盾还是爆发了。
事情发生在春节拜年那天,我们一家子在父亲的带领下去姑妈家拜年,刚开始,两家人都在和睦氛围下,喝酒聊天,不亦乐乎。我爸和姑丈,也在相互的劝酒。就这样,慢慢喝酒上了头。
突然间,姑丈问了我爸,一个问题。:“你欠我们家的十万块,好像没有还清啊!?”
我爸,带着朦胧醉意答道,“还清了,年底前,十万块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还我姐了。你可以问问,你老婆。”
突然,姑丈大声的说道:“十万块钱借了五年,竟然一点利息也不给,要是我把这十万块钱放到银行,那至少还有几千块的利息吧!”
两家和谐的气氛突然就尬住了。
我姑妈轻斥责姑丈道:“这事不是过去了吗?喝醉酒了啊!”我姑妈的话,让气氛稍有缓和。没想到,我姑丈不领情,竟然大声说道:“这事就没过去,辉(我爸的名)就应该给我们利息!”
我爸瞬间就站起来,二话不说,叫上我们一家人夺门而去。
我和其他人愣在原地,不知所措,我爸就把我们一个个的拽走。最终,这次拜年,两家不欢而散,隔阂由此产生。
事后第二天,可能是姑丈意识到酒后失言,亦或是姑妈对姑丈的耐心劝说,姑丈在电话里向我爸表达了歉意,并表示一家人说了两家子的话,让我爸不要放在心上。
但是拜年过后不久,我爸还是想办法凑了一万块,然后把钱转给了姑妈。我姑妈刚开始,并没有要,是我爸执意要给,最终,姑妈收下了这笔钱。
前些日子,我爸带着我们一家子又去了姑妈家。姑妈姑丈热情招待了我们,爸爸在吃饭前给了姑丈五千块钱,说这笔钱是利息,希望姑丈能原谅他他那天的甩门而去,姑丈拒绝了我爸给的五千块钱。并且也说了那件事一笔勾销,也是因为酒后气血上头,才说错了话,希望我爸不要介意。
就这样,姑丈和我爸重归于好,仿佛他们没有发生过那春节一档子,两个人又喝上了。这次拜访,在推杯换盏和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其实,一家人或者是两家亲戚,能在一起是上天给予的缘分。相互扶持,相互守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留下来的优良传统。但是,人与人相处,总会有那么一些不愉快或者矛盾。利益的冲突也是必不可少的。希望我们在处理亲情和利益时,多点亲情的同时,也多点理性的沟通。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矛盾冲突,最终,不欢而散。
所以亲爱的读者你认为,亲人朋友之间,如何处理债务问题,是亲情优先,还是其他优先呢?如果借钱给亲人朋友了,那我们应该计算利息,还是不计算利息呢?如果计算利息又应该是多少呢?谁给我个答案!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75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